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方法
焊接特点:马氏体不锈钢,板件薄(3~5mm),焊接工艺要求较高,焊缝脆裂性较大,变形不易矫正,必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设备制作,异型件和弯头较多,故此,所采用的焊接方法较广;不同的管件、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
管件直径大、异形件多,焊接后残余应力大,影响管件的几何尺寸,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
不锈钢焊接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方法
焊接特点:马氏体不锈钢,板件薄(3~5mm),焊接工艺要求较高,焊缝脆裂性较大,变形不易矫正,必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设备制作,异型件和弯头较多,故此,所采用的焊接方法较广;不同的管件、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
管件直径大、异形件多,焊接后残余应力大,影响管件的几何尺寸,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才能保证管件的制作质量。
焊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锈钢,工程应用较少,控制好焊接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多年的焊接经验,针对焊接质量难题进行了综合的探讨与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马氏体不锈钢焊接具有针对性的焊接工艺,并在焊接中得到了成功的利用。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317型:钼含量高于316%,用于高腐蚀性环境。该等级的钼含量必须大于3%。常用于空气污染控制装置的洗涤器系统,该系统用于从工业废气流中去除颗粒物和/或气体。
321型:钛含量至少为碳含量的五倍。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由于焊接或暴露于高温而导致的碳化铬沉淀。用于航空航天业。
347型:在强氧化环境中,耐腐蚀性能比321型不锈钢略有提高。对于要求在800F(427C)和1650F(899C)之间进行间歇加热的应用,或在防止焊后退火的条件下进行焊接,应考虑使用347型。
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这类钢的马氏体点远室温,固溶处理后得到更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基体强度较低,但其含有更大量的铝、铌、磷、钼、锰等可形成沉淀强化相的元素,主要依靠第二相析出使材料得到强化。所以,称为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其强化效果马氏体型和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因含碳、磷元素较高,其热加工性较差。这类钢特点是无磁性,故被广泛应用于要求无磁性条件零件的制造。
奥氏体-铁素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这类钢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添加的沉淀硬化合金元素的特点是易溶于奥氏体而不易溶于铁素体,在固溶处理时过溶于铁素体中,在时效处理时从铁素体中析出,使钢得到强化,为了保证这类钢中铁素体的稳定性,较多地加入了硅、钼元素。这类钢热加工性不好,多作为铸件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