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选蟹壳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蟹,一般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2、注意找肚脐突出来的,这种一般都脂肥膏满。
而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当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才能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
3、检查蟹足是否结实。
蟹足上“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如果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4、挑蟹要
金秋大闸蟹礼卡
1、要选蟹壳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蟹,一般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2、注意找肚脐突出来的,这种一般都脂肥膏满。
而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当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才能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
3、检查蟹足是否结实。
蟹足上“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如果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4、挑蟹要分清雌雄,一般肚脐圆形的为雌蟹,肚脐尖形的为雄蟹。
古语有云:“九月团脐十月雄”。因为农历九月过后雌蟹性腺成熟好,滋味营养。而十月则属雄蟹更为肥美。
5、选活力强的。
将蟹放置在桌上翻转过来,能迅速用蟹足弹转翻回的,说明活力强;不能翻回的,活力较差,存放的时间不宜长。
6、通过大闸蟹的“横行”步伐来观察,爬行时肚腹离地者就是好货。
当然,若是蟹足均被绑住,那就用不了上述办法。
不过,还可看蟹是否反应灵敏,如用手或枝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泡”者,都是够生猛和新鲜的。
吃大闸蟹的季节
通俗说法是九雌十雄,也就是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但是具体口感,好像很少有人去说。
一般来说秋风起,蟹脚痒,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什么意思。
我们养蟹的,其实每年价格卖得的,一般在中秋(大概率),就像今年2018年的中秋,我们兴化那边螃蟹的价格,不说天价,也是很感动我们蟹农了,但是却感动不了我家和类似于我家的蟹农,因为温度过高,螃蟹不太爬动,不进网,不上岸,根本没办法抓到多少螃蟹去卖。所谓秋风起,要西北风吹来,降温,螃蟹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才会往岸上爬,想去繁殖,我们才好抓。这个时候,一般也进九月了。(感觉好严肃,看得会不会打瞌睡)
大闸蟹 经常有人会问,是母蟹好吃,还是公蟹好吃,是不是听到的一般都说母蟹好吃?请允许我翻个白眼。我问了一些爱吃螃蟹的人,不少人都说公蟹比较好吃,当然,也是很多人说母蟹比较好吃。
母蟹的蟹黄从无到有,再到多,这个过程变化比较快,就在那么一个月以内,这也是为什么螃蟹大家都赶着吃螃蟹的原因,过了那么几天,可能就不好吃了,或者没了。
公蟹的蟹膏,一般要晚于母蟹大概半个月出现(估算时间),然后同样向后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变多。
大闸蟹的上市季节
一般来说,大闸蟹常规的上市季节是在6月到11月之间,但大闸蟹的品种较多,因此其上市季节也存在些许差异,如:
六月黄大闸蟹:六月黄大闸蟹是指没有成年的螃蟹,虽然个头每年成年的大闸蟹大,但六月黄大闸蟹的黄已经肥得快要流出来了。而正如其名可见,6月是六月黄的上市季节,可以说品尝六月黄大闸蟹已经成为夏季的一道风景。
阳澄湖大闸蟹:9月中旬到12月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成熟季节,其中农历九月雌蟹壳凸黄满,肉质细嫩,十月雄蟹膏脂厚腻,肉丰味美。因此对于阳澄湖大闸蟹来说的上市季节就是9到10月。
鄱阳湖大闸蟹:鄱阳湖大闸蟹比一般湖里产出的大闸蟹较晚,但其味道却极为鲜美。一般的上市季节在10月、11月左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