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应用方面和作用机理1、二氧化氯技术数据及使用经验列表2、紧急卫生防疫、医院消毒3、公共场所及家居民用4、饮用水、工业循环水、污水、景观水处理5、食品饮料业消毒、保鲜、加工处理6、水产养殖消毒、畜禽养殖消毒、养蚕消毒7、土壤、蔬菜、水果、烟草等农作物杀菌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消毒粉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应用方面和作用机理1、二氧化氯技术数据及使用经验列表2、紧急卫生防疫、医院消毒3、公共场所及家居民用4、饮用水、工业循环水、污水、景观水处理5、食品饮料业消毒、保鲜、加工处理6、水产养殖消毒、畜禽养殖消毒、养蚕消毒7、土壤、蔬菜、水果、烟草等农作物杀菌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有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从而达到其目的。

其实消毒液多数是用来消除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除非在特殊条件下,不然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长期使用消毒液清洁或洗衣服。还有一点,消毒液是不能跟洗衣液一起用。在用洗衣液洗涤衣物时加消毒液,会使洗衣服方式会使得清洁和消毒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因为多数洗衣粉含表面活性剂,以便溶解各种污渍。但是洗衣粉和消毒液混合使用,则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各自的功效减弱。

酒精 臭氧/紫外线
酒精: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①破坏蛋白质的肽健,使之变性;②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③溶菌作用。
臭氧/紫外线: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它的消毒原理是: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掉。2、臭氧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去。3、臭氧透度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去。紫外线消毒(Ultraviole Disinfection)是指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去和(或)再生性细胞死去,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沸水/热蒸汽:
煮沸100℃经5min可杀一切细菌的繁殖体。
次绿酸钠:
首先,次绿酸钠消毒和杀菌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根据化学测定,次绿酸钠的水解会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时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对于ppm级浓度的次绿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大于99.99%。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