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滴灌管的系统组成:
1、水源部分:滴灌管常用的水源有江河、湖泊、井泉水、坑塘、沟渠、水库、地下水和混合水均,灌溉用水应经过严格的过滤、净化处理。
2、首部驱纽:是整个滴灌系统操作控制的中心,与水源工程相结合,其作用是对滴灌系统提供恒定、洁净满足滴灌要求的水,是系统的动力和流量源,一般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化肥罐、调节装置等。
3、输水管网:是将首部驱纽处
pe给水管管材
pe滴灌管的系统组成:
1、水源部分:滴灌管常用的水源有江河、湖泊、井泉水、坑塘、沟渠、水库、地下水和混合水均,灌溉用水应经过严格的过滤、净化处理。
2、首部驱纽:是整个滴灌系统操作控制的中心,与水源工程相结合,其作用是对滴灌系统提供恒定、洁净满足滴灌要求的水,是系统的动力和流量源,一般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化肥罐、调节装置等。
3、输水管网:是将首部驱纽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单元和灌器,一般由干支毛三级管网组成。
4、滴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是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通过流道或孔口将毛管中的水流变成滴状或细流状的装置,其流量一般不大干12L/小时,按滴水器的构造方式不同,滴水器通常分滴头和滴灌管两大类。
滴灌带和滴灌管的差异在哪里?
滴灌带在没水的时候是带状的,只有在有水压的时候才会鼓起来,它滴水的位置是制造时直接扎的孔。而滴灌管是管道,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滴头或滴剑。
一般来讲,我们将0.6mm壁厚以下的成为滴灌带,因为生产过程中缠绕时会压扁,0.6mm壁厚以上的都成为管,因为不容易压扁,呈管状,所以叫滴灌管。
主要区别在于滴灌带是扁平的带状,壁厚较薄,而滴灌管时圆形的管状,壁厚较厚,相应的使用年限也要长些,承受的压力也更大,方便可靠 。


建筑工地使用灌溉管有哪些注意事项
1.灌溉管对微灌工程的要求:微灌设备使用的水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过滤;灌溉要均匀,如不能产表径流;设备要有测量控制设备,并装有安全保护装置;作物种植采用条播时,每公顷灌区使用的移动式滴灌系统的灌毛管不应少于900m。 2.节水器材对喷灌工程的要求:喷灌要均匀,尽量不要产生漏喷和地表径流;选择喷嘴要适宜,喷灌时水的雾化标准要满足作物的要求;如果喷灌系统采用的是管道式喷灌系统,在系统中应该有控制设备、测量设备和保护设备;采用的喷灌设备为平移式喷灌机、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或绞盘式喷灌机时,要保正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如果选择的喷灌设备是小型或轻型机组,选择单个控制面积为3hm2或6hm2的机型为宜。 3.雨水集蓄灌溉工程应符合的要求:雨水蓄积设备应包括集流、输水、沉淀、蓄存、节水器材等设施,且设备的配套要合理;蓄水池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集流面也应采用防渗材料铺设,以提高集流效率;工程蓄集的水量要充足,满足灌溉技术对水量的要求。如,灌溉技术采用滴灌或膜上灌时,应保证供水量能满足每公顷不少于150m3的要求。 4.灌溉管对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的井灌区的要求:在灌区铺设的管道要充足,不应90m/h㎡;在布置支管是,双向布置的支管间距为150m,单项布置的为75m;灌溉出水口的间距要适宜,且不要超过100m;出水口用软管与管道链接;管材管件之间的承插式柔性连接,可以吸收长达10mm的管道热膨胀。对输水管道要有安全保护措施,如排水防冻;如果输水管道是用在喷灌系统中的,应该按照喷灌工程的要求。 5.灌溉管标准对膜上灌的要求:对灌区采用膜上灌时,灌区也尽量采用格田化,格田的规格为平原区以长60~120m、宽20~40m为宜,山丘区根据地形作适当调整;对灌区灌溉的均匀系数要大于0.7;注意收集处理好废弃塑膜,以防产生污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