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车主充电需求,我们认为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流慢充桩仍然是电动汽车zui主要的充电方式。住宅小区私人桩:电动汽车充电首1选。私人桩充电便捷,无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损坏或不匹配等问题,并且可享受居民生活电价优惠,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至0.1元/km,仅为燃油车的1/5。工作、娱乐和消费场所公共慢充桩:依托生活和工作场景,弥补私人桩不足。充电运营商:国资巨头、民营设备生产
新能源充电桩厂家
结合车主充电需求,我们认为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流慢充桩仍然是电动汽车zui主要的充电方式。住宅小区私人桩:电动汽车充电首1选。私人桩充电便捷,无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损坏或不匹配等问题,并且可享受居民生活电价优惠,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至0.1元/km,仅为燃油车的1/5。工作、娱乐和消费场所公共慢充桩:依托生活和工作场景,弥补私人桩不足。充电运营商:国资巨头、民营设备生产商和整车企业是主要玩家,行业格局初步形成。
私人桩:安装于住宅小区的私人车位,采用交流桩。私人充电桩是个人自有的充电桩,不对外开放,主要建于车主的住宅小区。私人桩供车主在夜间、双休日等非工作时段进行充电,使用场景对充电时长不敏感,因此使用交流桩以降低成本、保护电池和减少电网负载。行业现状:公共桩保有量增长,行业格局初定;2018年3月单桩充电量854kwh,日均充电量约30kwh,按交流、直流充电桩比例加权计算公共桩每天平均使用1个小时,使用率约为4%。:2020年末公共桩保有量超50万个,私人桩配建率65%-70%;公共桩:2019年3月保有量38.4万个,2020年末有望突破50万个规划目标。
行业驱动力:市场需求、行业政策和标准统一共同助力充电桩建设;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提供内生驱动力;住宅小区以及工作、娱乐和消费场所是交流桩主要落地场景,智慧充电系统通过有序充电和调整功率实现错峰充电,在电力不扩容的情况下实现“一车一桩”的电力配置。政策引导:和地方政策协同加速充电桩建设;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夯实增长基础。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交流电的充电装置。充电桩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其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相连接,输出端通过充电插头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