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另外,每年的七月至八月,植株就不再生长并进入到了休眠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停止施肥,以免肥料被浪费。白芨是传统的一味中1药材,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可从一句民间歌诀中略知一二:“白芨味苦,攻专收敛,肿毒疮伤,外1科***善”。接下来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
白
白芨大棚种植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另外,每年的七月至八月,植株就不再生长并进入到了休眠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停止施肥,以免肥料被浪费。白芨是传统的一味中1药材,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可从一句民间歌诀中略知一二:“白芨味苦,攻专收敛,肿毒疮伤,外1科***善”。接下来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
白芨简介
药材名:白芨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线莲和白芨的研制与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在原生态的金线莲和白芨项目上终培育出1的品种并形成初步的产业化规模,大力推广农业项目的发展及农业科技。
白芨形态特征
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开花时常凋落;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毫米,白色带紫红色,具紫色脉;唇盘上面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蕊柱长18-20毫米,柱状,具狭翅,稍弓曲。花期4-5月。果期7-9月。田间管理在白芨出苗后,要做好除草工作,白芨苗期管理对于除草极为重视,杂草会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除草时1好受到拔草。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白芨的花粉呈块状不易散开,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
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白芨在湿润的苔藓上发芽,且长时间不干燥。
性状: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1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采用温室育苗方法,温湿度、光照可控,便于规模化及标准化管理,可提高成功率。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
化学成分: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白芨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在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但它仍然需要有土壤的其他功能,如利于根系缠绕(以便起坨)和较好的保水性等。整地时翻土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施完肥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搅拌均匀。
繁殖方法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