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锈病发生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叶片正面出现很多小的橙黄色小点,稍后在叶背出现黄色小斑点,以后叶正面出现白点,多雨季节容易发病,为害严重,以菌丝在病株组织内越冬。 病原为多胞锈菌。锈菌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花柄和芽。叶片和茎上可产生桔红色的夏孢子堆,以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发生时,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
河南大花月季种植基地
月季锈病发生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叶片正面出现很多小的橙黄色小点,稍后在叶背出现黄色小斑点,以后叶正面出现白点,多雨季节容易发病,为害严重,以菌丝在病株组织内越冬。 病原为多胞锈菌。锈菌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花柄和芽。叶片和茎上可产生桔红色的夏孢子堆,以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发生时,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形式在寄主组织上越冬。每年8至9月发病。栽种过密,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板结、瘠薄等条件,有利于锈病发生。 月季锈病在气候相宜地区均有发生。对温室栽培的月季有时引起严重的危害。除月季外,该病还可浸染玫瑰、蔷薇等花卉。
月季锈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叶柄和芽,也可为害梢、花萼和果。春季受害叶片正面产生很小的橙黄色小疱,为病菌的性孢子器;稍后在叶片背面出现微隆起的橙黄点,即锈孢子器,其成熟后突破表皮散放出橘红色的锈孢子堆,病斑外围常有褪色环圈。不久,在病叶背面又产生橘黄色的夏孢子粉堆。生长季后期,在形成夏孢子堆的部位又形成棕褐色至黑色的冬孢子小粉堆。植株受害部位常隆起或过度生长或呈畸形状,感病植株提早落叶,生长衰落。
月季锈病防护措施:发现病叶、病枝及时摘除并销毁。加强,栽植或置放不宜过密,勤除杂草,开沟排水等。发病后可喷施国光黑杀3000-4000倍,粉必治1500~2500倍,必治2000~3000倍, 50%退菌特800倍液、50%代森铵800倍液。
①减少侵染来源:结合修剪,收集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②不种植有病苗木,合理使用氮肥。
③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月季养护夏季有技巧 早晚要浇水避免暴晒必要时候适当遮荫爱好月季的花友必看哦。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月季的夏季养护技巧,别小看浇水哦。要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郁郁葱葱玉翠凝,长春花蕊四季生。月季芬芳品万种,娇艳难羞铁瓣红。”月季作为花中皇后,自古以来便是大家喜爱的花卉品种。月季花,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
“给月季花浇水是有讲究的,要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内不可有积水,水大易烂根。盛夏季节要每天浇一次水,见盆土表面发白时即可浇水。在生长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浇水量。夏季高温,水的蒸发量加大,植物处于虚弱半休眠状态,忌干燥脱水,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避免阳光暴晒。每次浇水应有少量水从盆底渗出,说明已浇透。”吕伟斌一边给记者演示,一边笑称把压箱底的技术都倾囊相授了。
月季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也有千种以上。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月季花型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有52个城市将它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名花之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