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TPE-S阻燃难点所在——三座大山
难点一:阻燃剂选择难度大
由于无卤阻燃剂阻燃效率低,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通常无卤阻燃剂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如果加同样重量的阻燃剂到材料中去,那无卤阻燃剂在材料中的体积占比更大。其中,在塑化过程中卷入或模具内存留的空气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所以过多的阻燃剂导致与基材的相容性差,热塑性弹性体TPE-S弹性模量、柔韧
弹性体tpr
热塑性弹性体TPE-S阻燃难点所在——三座大山
难点一:阻燃剂选择难度大
由于无卤阻燃剂阻燃效率低,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通常无卤阻燃剂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如果加同样重量的阻燃剂到材料中去,那无卤阻燃剂在材料中的体积占比更大。其中,在塑化过程中卷入或模具内存留的空气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所以过多的阻燃剂导致与基材的相容性差,热塑性弹性体TPE-S弹性模量、柔韧性、力学性能、性能大幅度下降,熔体流动性变差,弹性体难于成型,且表面容易出现阻燃剂迁移,构成污染环境。
难点二:阻燃剂机理不明确
热塑性弹性体TPE-S体系中主要为嵌端共聚物弹性体、聚烯烃树脂、增塑剂和填充物的多相混合结构。聚烯烃树脂的无卤阻燃虽有比较成熟的配方和实例。但SEBS和聚烯烃类PP,PE的阻燃机理其实并不相同,一种阻燃剂要同时阻燃多种塑胶组分难度较大。
难点三:增塑剂降低阻燃性
热塑性弹性体TPE-S为了降低硬度,使手感更柔和,往往需要添加增塑剂(直链石蜡油、环烷油等),通常以26#、32#白油、50#、70#白油这四种为主。TPE触感舒适,止滑,容易配成多彩的颜色,便于发挥设计灵感,令生活更多姿多彩。由于四种油品的极限氧指数及流动性差异,同时油类物质天然的性大大降低弹性体阻燃性,所以在生产低硬度产品时如何解决增塑剂与阻燃的关系,如何选择白油的种类至关重要。
近年来,在环保大背景下,加快了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替代软质聚树脂的步伐。具体地来讲,就是提高保压(二次压力),降低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加工温度和模具冷却温度。但采用软质聚用挤出机进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挤出成型时、不能够顺利成型的实例还是比较多。对含结晶性树脂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塑化来讲,采用长径比L/D在22以上、螺杆压缩比 在3以上的挤出机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软质聚用挤出机一般的L/D是在20以下,压缩比是在2.5以下,所以不能使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充分地达到塑化,这样在成型品的挤出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表面粗糙、未熔融树脂呈异物状的不良现象。因此,选择适合于材料的挤出成型机也是十分必要的。

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分为类TPE、TPV、TPU、TPEE等几种。其中
TPE(SEBS/SBS)具有橡胶的弹性、耐低温性好,密度轻,成本较低。热稳定性、耐油性略差。
TPV耐热耐寒,具有优良的弹性、耐老化、耐臭氧性能。压缩变形、耐久性等同橡胶相比较差。
TPU力学性能佳、耐低温性、耗性、耐油性好,但是耐热性、耐水性差、硬度大。
TPEE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好,适用温度范围广,耐油性、耐介质性好,但是压缩变形大,硬度大,成本高。
PVC成本低,材质轻,但是耐高低温性差,材料不环保。

热塑性弹性体TPE,一种介于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橡胶和塑料的双重性,又兼具自身优点。因此,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塑性塑料的工艺加工性能,是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常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橡胶。不需要经过热硫化,使用通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即可完成产品生产,可使橡胶工业生产流程缩短1/4,节约能耗25%-40%左右,提近10倍-20倍。此外,由于易于回收利用,自补性能强大,配方简化等几大特点让其成为橡塑行业炙手可热的宠儿,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电气、建筑、等领域,
近年来,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从1993年到2003年,这10年保持年均6%左右的增长速度,2005年达到150万吨,2010年上升至200万吨以上。在我国,其产需量也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生产和消费大国。
风头正劲的TPE,较之橡胶和塑料,确实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对于“物美价廉、经久”的要求,它仍不是的选择。其性能、性是否受得起时间的打磨,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是否环保,有否出现公害等等问题,是国际和国内各界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