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钩吊物坠落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为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7、板钩钩片应用沉头铆钉铆接,而在板钩与起吊物吊点接触的高应力弯曲部位不得用铆钉连接。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及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三高区”等。总之,安全意识差和操
绝缘吊钩厂
起重吊钩吊物坠落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为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7、板钩钩片应用沉头铆钉铆接,而在板钩与起吊物吊点接触的高应力弯曲部位不得用铆钉连接。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及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三高区”等。总之,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发事故主要的人为原因。
吊钩检查时怎样测量钩体
1.扭转变形
检验钩体4扭转变形测量方法如下:用钢尺的侧边靠住钩体4的侧面,观查钢尺与钩体4侧面的间隙。如果钩体4两侧的间隙不同,说明钩体4发生扭转变形。
2.开口度
钩体4开口度测量方法如下:按照吊钩标牌上注明的额定载荷进行负荷试验,以递增方式逐步将载荷增至额定载荷的1.25倍,起吊时间不少于10min。卸载后用卡尺测量吊钩的开口度,将该值与原开口尺寸比较,其开口度的增加量不应超过0.25%。
3磨损量
在进行起重机定期年检时,应使用卡尺或卡钳测量钩体4磨损面的磨损量。若其受力较大断面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应更换。
出现什么情况吊钩就不要再继续使用了
1.板钩衬套磨损量达原尺度的50%时,应作废芯套。
2.风险断面的磨损量按GBl0051.2制作的吊钩,不大于原高度的5%;按行沿袭规范制作的吊钩,应大于原尺度的10%。
3.呈现裂纹。
4.开口度比本来添加15%。
5.风险断面或吊钩颈部发生塑性变形。
6.改变变形超越10度。
吊钩是用于起重设备的重要装置,在它的使用中有时易出现一些问题,现在就针对吊钩在自动下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避免发生事故。 只要一启动发动机,吊钩就开始下降,在换向阀处及驾驶室内能听到“嗞、嗞”的油流声。发动机熄火后,该现象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发动机熄火后吊钩不再下降,说明卷扬制动无问题。对照该机液压系统图分析后得出,只有控制手柄动作使先导油进入控制阀,才能将卷扬制动器打开。在此阶段除锻合内部的铸态缺陷之外,铸态的树枝状组织还将被打碎而使晶粒得到细化。由于吊钩下放并不需要电气控制,因此也可以排除电气方面存在故障的可能,问题应出在液压系统。所以在起重过程中应对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做出细致检查。
吊车吊钩平衡滑轮组,包括平衡箱体、横向滑轮、纵向滑轮、纵向滑轮连接板、纵向滑轮摆动轴、销轴。所述的横向滑轮为两个,两个横向滑轮以其滑轮轴分别装在平衡箱体下面两端。3)合格的吊钩,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记,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生产编号、制造日期、制造单位、吊钩原始开口度等项,并签发合格证。所述的纵向滑轮为两个,纵向滑轮以其滑轮轴装在纵向滑轮连接板上,纵向滑轮连接板与纵向滑轮摆动轴连接,两个纵向滑轮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轮摆动轴装在平衡箱体下面中部。
想要调整吊钩组动滑轮组钢索的牵拉方向,首先需要在两个横向滑轮和两个纵向滑轮上都将钢丝绳索具缠绕结实,吊车的吊钩组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平衡箱体,它构成吊钩平衡滑轮组。牵拉吊钩组滑轮上绳索的时候要注意方向与力度的把控。
正确使用吊钩、吊环的方法
①在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吊钩、吊环,其表面要光滑,不能有划裂、刻痕、锐角、接缝和裂纹等缺陷。
②吊钩、吊环不准超负荷进行作业。
③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危险截面的磨损高度超过10%时,应立即降低负荷使用。
④使用吊钩与重物吊环相连接时,必须保证吊钩的位置和受力符合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