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较高时,增加O型圈胶料硬度的方法是增加炭黑的填充量,但填充量过高,混炼困难,并损害硫化胶基本物性,也使胶料易发生焦烧。在使用同种橡胶的情况下,如丁腈胶,为提高耐热和耐油性能,降低压缩变形,可采用过氧化物(如使用DCP)硫化体系或有效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这两种硫化体系可生成较多的碳一碳键交联结构和单硫键交联结构,有效提高硫化胶的耐热性和耐油性能,降低压缩变形。
进口耐油O型圈公司
工作压力较高时,增加O型圈胶料硬度的方法是增加炭黑的填充量,但填充量过高,混炼困难,并损害硫化胶基本物性,也使胶料易发生焦烧。在使用同种橡胶的情况下,如丁腈胶,为提高耐热和耐油性能,降低压缩变形,可采用过氧化物(如使用DCP)硫化体系或有效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这两种硫化体系可生成较多的碳一碳键交联结构和单硫键交联结构,有效提高硫化胶的耐热性和耐油性能,降低压缩变形。
O形圈的硬度:O形圈材料硬度是评定密封性能重要的指标。O形圈的硬度决定了O形圈的压缩量和沟槽允许挤出间隙。由于邵氏A70的丁腈密封都能满足大部分的使用条件,故如对密封材料不作特殊说明,一般提供邵氏A70的丁腈橡胶。
O型圈挤出间隙:允许挤出间隙gmax和系统压力,O形圈截面直径以及材料硬度有关。通常,工作压力越高,允许挤出间隙gmax取值越小。如果间隙g超过允许范围,就会导致O形圈挤出甚至损坏。
压缩变形:评定O形圈密封性能的另一指标即所选材料的压缩变形。在压力作用下,作为弹性元件的O形圈,产生弹性变形,随着压力增大,也会出现的塑性变形。
O型圈有多种材质,有丁晴O型圈、氟胶O型圈、硅胶O型圈、三元乙丙O型圈、氯丁O型圈等等,那么如何让来鉴别这些材质呢
1、耐介质增重实验
可以从购买的O型圈中取样,在确定温度后,浸泡在选定的一种或几种介质中,一定时间后取称重,根据重量变化率、硬度变化率来推断材料的种类。比如在100度机油中浸泡24小时,丁晴,氟胶,氯丁质量及硬度变化率很小,而天然橡胶,三元乙丙增重一倍以上且硬度变化很大,体积膨胀很明显。
2、燃烧法
抽取样品,在空气中烧。观察现象。一般来说氟胶,天然橡胶离火之后会灭,即使烧着火苗也比三元乙丙的要小的多。当然,如果仔细观察,燃烧状态、颜色、气味也会提供为我们很多信息。比如NBR/PVC并用胶,有火源时火劈啪的乱溅,似乎有水似的,离火自熄,烟浓且有酸味。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添加了阻燃剂但不含卤素的胶也会离火自熄,这要借助别的办法进一步推断。
3、热空气老化实验
抽取样品,放在老化箱里老化,观察老化后的现象。为了可以分级老化,可以逐步升温。比如150度下氯丁,天然橡胶,SBR都会脆断,丁晴、三元乙丙还有弹性。升到180度,普通丁晴就会脆断;而230度,氢化丁晴也会脆断,氟胶和硅胶仍然有很好的弹性。
4、低温法
抽取样品,用干冰和酒精制造一个合适的低温环境。把样品泡在低温环境下2-5分钟,在选定温度下感觉O型圈的软硬程度。比如-40℃下,同样耐高温耐油很好的硅胶和氟胶对比,硅胶会比较软。
5、测比重
用精密电子称,外加一杯水,一根头发丝即可。一般来说氟胶比重, 1.8以上,CR、ECO的也多在1.3以上,比重明显偏大的可以考虑是这些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