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性质与稳定性
1.轻质碳酸钙:无定形粉末,无味,无臭。稍有吸湿性,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酸分解。重质碳酸钙: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空气中稳定。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微溶解。遇稀醋酸、稀盐酸等发生泡沸而溶解,加热放出二氧化碳并生成氧化钙。其活性比普通碳酸钙大,具有补强性。活性碳酸钙:易分散于胶料之中,可提高补强性。下一步行业要严格执行准入政策,引导
超细碳酸钙
碳酸钙性质与稳定性
1.轻质碳酸钙:无定形粉末,无味,无臭。稍有吸湿性,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酸分解。重质碳酸钙: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空气中稳定。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微溶解。遇稀醋酸、稀盐酸等发生泡沸而溶解,加热放出二氧化碳并生成氧化钙。其活性比普通碳酸钙大,具有补强性。活性碳酸钙:易分散于胶料之中,可提高补强性。下一步行业要严格执行准入政策,引导碳酸钙行业向原料产地集中,并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措施减少企业数量,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碳酸钙有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及胶体碳酸钙之分。轻质碳酸钙粒度约为5μm。
2.碳酸钙晶须属于文石型结构,白色粉末。针状或纤维状单晶。是一种分散性好、尺寸均匀的纤维状物质。晶须的长径比为20~30,熔点759℃。强度高、隔热性能好,与树脂相容性好。
3.碳酸钙有方解石、文石、球霰石三种同质异形体。天然石灰石几乎完全是方解石。用化学方法制得的是无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
重质碳酸钙的生产方法:
重质碳酸钙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两种。干法生产工艺流程:首先手选从采石场运来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以除去脉石;然后用破碎机对石灰石进行粗破碎,再用雷蒙(摆式)
磨粉碎得到细石灰石粉,后用分级机对磨粉进行分级,符合粒度要求的粉末作为产品包装入库,否则返回磨粉机再次磨粉。湿法生产工艺流程:先将干法细粉制成悬浮液置于磨机内进一步粉碎,经脱水、干燥后便制得超细重质碳酸钙。
超细碳酸钙的工业应用:
超细钙的填入不但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张的强度、白度、不透明度和平整光滑性,还赋予纸张良好的折曲性、柔软性,以及对油墨和水良好的吸收性。在杂志纸、字典纸、新闻纸、书籍纸中,碳酸钙的填充量达5%-30%以上。在定量涂布纸、无光泽铜板纸等特殊纸制品中超细碳酸钙的填料甚至高达80%以上。在橡胶工业中,广泛用于胶管、胶板、胶布、胶鞋及医l疗制品中,是降低制品成本的良好填料。
碳酸钙资源
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之一。除上海、香港、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原建材局地质中心统计,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Km2(未包括西藏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其中能供做水泥原料的石灰岩资源量约占总资源量的1/4~1/3。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风景旅游等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可供水泥石灰岩的开采量还将减少。碳酸钙四大生产基地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其中已有探明储量的有1286处,其中大型矿床257处、中型481处、小型486处(矿石储量大于8000万吨为大型、4000~8000万吨为中型、小于4000万吨为小型),共计保有矿石储量542亿吨,其中石灰岩储量504亿吨,占93%;大理岩储量38亿吨,占7%。保有储量广泛分布于除上海市以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陕西省保有储量49亿吨,为之冠;其余依次为安徽省、广西自治区、四川(含重庆市)省,各保有储量34~30亿吨;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在电子显微镜照片上测量颗粒投影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几何平均粒径作为表观粒径,再取中位粒径作为平均粒径。山东、河北、河南、广东、辽宁、湖南、湖北7省各保有储量30~20亿吨;黑龙江、浙江、江苏、贵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内蒙古、青海、甘肃13省各保有储量20~10亿吨;北京、宁夏、海南、西藏、天津5省各保有储量5~2亿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