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劳务外包
业务外包又称劳务外包/岗位外包,指企业将某项业务/特定岗位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其所履行的全部或部分职责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一种外包形式,使企业享受到完全的,深度的外包服务。
转移型外包与紧密型外包
转移型外包:客户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紧密型外包:第三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
劳务派遣单位
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劳务外包
业务外包又称
劳务外包/岗位外包,指企业将某项业务/特定岗位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其所履行的全部或部分职责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一种外包形式,使企业享受到完全的,深度的外包服务。
转移型外包与紧密型外包
转移型外包:客户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紧密型外包:第三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劳务外包适用情形短期用工或季节性用工不满足劳务派遣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劳务派遣员工数量超过用工总量10%将企业全部用工风险转移将企业不擅长的或耗时费事的岗位外包。
劳务外包发包时如何防范风
劳务外包合同是外包实施的重要依据,只有详细、精准、可操作性强的合同条款,才能帮助发包单位有效规避风险。在劳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多方面出现的风险,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如何去防范,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劳务外包发包时如何防范风险
为了规避风险,发包单位应当在劳务外包合同中要求外包单位依法与外包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福利,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并将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发放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缴纳社会保险凭证和考勤记录复印件交由发包单位备案。
外包服务与劳务外包公司的业务经验、管理水平以及资金实力密切相关。因此,发包单位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帮助严格甄选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
除了通过在劳务外包合同中设置科学的外包验收标准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外包专员或外包小组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外包的范围、业务流程、操作流程、服务标准等,有效监控劳务外包的各个环节。
发包单位与劳务外包公司加强双方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双方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荣辱与共的合作理念。劳务外包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的合作,双方应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很好的融合,从大局出发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谐外包,防控风险。
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应该怎么算
相信员工去企业上班关心的就是和工资相关的问题,相信各位在找工作入职之前都会把薪酬待遇问个遍,要清楚工资组成部分是如何计算的。现在有许多的劳务派遣工对于自己的工资也是很关心。
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劳务工到企业工作,但是实际上劳务派遣工是劳务派遣公司的人,劳务派遣工与企业只是劳务关系而已,一般派遣的是普工或生产工这类的岗位。通常来说劳务派遣公司在招聘劳务派遣工之前就与员工讲清楚该职位的薪酬待遇,是按时算还是按月算做讲清楚了。
举个例子:某职位,按时算10元/小时。上班8小时。那么上班就80元,企业那边会按照劳务派遣工的出勤情况来计算工资。然后把一个月的出勤记录和一个月的应发工资给员工核对,确认无错后用工企业,就会把员工工资连劳务费用打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工资给劳务派遣工。
劳务外包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假外包”被认定为“真派遣”的风险。
劳务外包可起到比劳务派遣更好的风险隔离的效果,同时对于用工成本的降低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但是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劳务外包中,发包方不具有对劳动者的用工权利,而主要基于合同,通过约定或明确业务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购买外包方的业务成果。也就是说,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投入,并通过对劳动者实施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劳务外包,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产出。如果用人单位直接对外包员工进行管理,支付工资等行为,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劳务派遣,从而失去其相较优势,甚至可能面临离职员工的高额索赔。
在使用外包员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其进行直接的人事管理行为,避免与其个人签订任何的书面协议,避免直接为其发放工资等行为。与劳务外包企业签订规范的外包协议,避免出现不恰当条款,从而被认定为劳务派遣协议的情况发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