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 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洛阳龙门石窟评价为“石刻艺术的高峰”。
抛光的原理主要反
石浮雕加工厂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 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洛阳龙门石窟评价为“石刻艺术的高峰”。

抛光的原理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微粒研磨原理;物理化学原理。1、微粒研磨:当磨料颗粒由粗磨到粗磨、抛光时,磨料在石材表面磨削的痕迹由粗到细再到无肉眼看到的痕迹,表面便呈现光滑、平整、细腻,当深度达110微米时,被加工面出现镜面光泽,光彩照人,色泽鲜艳。微粒研磨由以下几道工序组成:①粗磨:要求磨具吃刀量深,磨削效率很高,磨削的纹路粗,磨出的表面较粗糙,主要清除产品在前道工序中留有的锯片痕迹并将产品的平整度,造型面磨削到位;②半细磨:将粗磨痕迹清除,形成新的较细的纹路,产品加工面平整、顺滑;③细磨:细磨后的产品花纹、颗粒、颜色已清楚地显示出来,表面细腻、光滑,开始有微弱的光泽度;④精磨:加工后的产品,无肉眼察觉的痕迹。表面越来越光滑,光泽度约40~50度左右;⑤抛光:表面明亮如镜,具有一定的镜面光泽度(85度以上)。

一般而言,产品精磨后,产品的光泽度在40~50左右,而有些石材精磨后达不到上面的光泽度,如山西黑、黑金砂、集宁黑等,此类产品精磨后的光泽度只有20~30度之间,用前面的微粒研磨原理解释不够一面,这种产品在抛光“干与湿”,温度的升高,降温中,强化抛光过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品在经过“干抛光、湿抛光”中,光泽度逐步提高,光泽度达85度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