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基本的助人原则。非批判性、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尊重、真诚依然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助人原则。在开始工作之前做一些资料准备。对于求助者直接的(我打算自杀)或间接的表达(我觉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我希望永远醒不过来就好了),当咨询师感受到求助者情绪极度痛苦,或存在思维、行为、生理方面的反应,此刻需要考虑来访者有抑郁体验,咨询师要开始核对求助者是否存在自杀风险。可以参考武汉地区的同仁对于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学校
坚持基本的助人原则。非批判性、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尊重、真诚依然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助人原则。在开始工作之前做一些资料准备。对于求助者直接的(我打算自杀)或间接的表达(我觉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我希望永远醒不过来就好了),当咨询师感受到求助者情绪极度痛苦,或存在思维、行为、生理方面的反应,此刻需要考虑来访者有抑郁体验,咨询师要开始核对求助者是否存在自杀风险。可以参考武汉地区的同仁对于普通的社会民众、被隔离的疑似人员、被隔离治1疗中的患者、的医生护士、参与危机干预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不同人群做的比较系统的调查,做到心里有数。
比如吃东西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没有吃的欲望或者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体重明显增加或者明显减低,时常感觉疲劳、疲惫。一个人内心痛苦可能不愿意跟别人说,但他的一日三餐是否正常是可以看见的,要学会观察他的饮食,以此为依据去判断。
比如在日记中或者其他一些作品中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如感觉生活无望,活着太痛苦,不如死了算了。甚至在口头上也会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这样的话:我离开的话可能别人能过的更好等。再有就是可能出现一些自伤、自我伤害行为。
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需要筛选,筛除极端理想化、英雄主义等过度自恋者,以及原本抑郁、无力感、容易愤怒等情绪不稳定者。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的疾病;询问病1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变成现在所能做的具体行动,积极配合治1疗。恋爱关系破碎;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去世。恋爱关系破碎: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得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提供适当帮助,处理昏厥或激动状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