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育苗:春播在3月进行,秋播在9~10月,播前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干后,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深6厘米,播幅
宽10厘米,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厚5厘米,或将事先备好的种子撒播入苗床,覆盖5~6厘米厚的细肥土即可,播后稍加,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8~10千克。增温育苗:通常为使射干播种当年延长生长期,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能早播早出苗,用塑料小拱棚
射干种子
露地育苗:春播在3月进行,秋播在9~10月,播前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干后,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深6厘米,播幅
宽10厘米,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厚5厘米,或将事先备好的种子撒播入苗床,覆盖5~6厘米厚的细肥土即可,播后稍加,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8~10千克。增温育苗:通常为使射干播种当年延长生长期,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能早播早出苗,用塑料小拱棚育苗可于1月上、中旬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先将混沙贮藏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覆上一层薄土后,每天早晚各喷洒1次温水,1星期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到3月中、下旬就可定植于大田。按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开沟定穴,沟深5厘米左右,沟底要平整、疏松,在每施入土杂肥,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播入催过芽的种子5~6粒。
在播种后,一年要进行四次除草松土。这四次分别是在出苗之后,五月,七月,十一月各进行一次。到第二年的时候,只需要在三月,十一月,六月进行一次除草即可。播后覆土压实,适量浇水,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2~3千克,播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通常除草后的土壤会比较疏松,透气性好,从而有利于养分的吸收,让地温有所提高,锁住水分,避免土壤板结的情况发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传播。
对于锈病要提早进行防治,才会保证产量与质量
采收与加工
栽种后2—3年收获,以春、秋季采收为宜。春季在地上部分未出土前、秋季在地上部分枯萎后,选择晴天挖取。挖取地下部分,洗净泥土,晒干,揉去须根,再晒至全干。
据分析,射干须根也含有有效成分,加工时揉下的须根,亦可利用,功用与根状茎同。
育苗地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苗高3~5厘米时,进行间苗和中耕除草,拔除过密苗、弱苗,并根据苗情适当追肥。
大田管理:①补苗:幼苗移栽大田种植成活后,应定期检查,发现缺株时要及时补种同龄苗,以保证全苗生产。②中耕除草:幼苗成活后,勤锄草松土,并适当进行培土,避免根系露出土面。③施肥:幼苗移栽成活后、孕蕾期、冬季倒苗后各施肥一次,施肥时,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植株疯长,不利于块茎生长,且易倒伏。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④排灌:射干怕涝,雨水过多时须清沟排水,预防积水烂根。产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⑤打顶、打脚:适当对过高植株进行抽薹打顶,摘除植株茎基部脚叶,可促进射干根茎膨大,达到增产的目的。⑥病虫害防治:射干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和根腐病,锈病在发病初期喷95%敌锈钠倍液防治,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