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波纹涵管管底两侧楔形部位处的填筑可采用5种方案:
1、采用粗沙“水密法”振荡器密实。
2、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含水量要求比含水量大2%左右),人工用木棒在管身外向内侧进行夯实,木棒为截面15cm*15cm,单次冲击力要达到9kg/次,木棒作用点必须紧贴管身,每个凹槽部位都必须夯实到位。
3、采用液态粉煤灰回填。
4、采用轻型混凝土回填。
5
顶管价格
钢制波纹
涵管管底两侧楔形部位处的填筑可采用5种方案:
1、采用粗沙“水密法”振荡器密实。
2、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含水量要求比含水量大2%左右),人工用木棒在管身外向内侧进行夯实,木棒为截面15cm*15cm,单次冲击力要达到9kg/次,木棒作用点必须紧贴管身,每个凹槽部位都必须夯实到位。
3、采用液态粉煤灰回填。
4、采用轻型混凝土回填。
5、粒径不超过3cm的级配碎石回填。然后用小型夯实机械斜向夯实,确保管底的回填质量。
坝下
涵管的位置选择
坝下涵管的线路选择及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则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运行方便。在进行坝下涵管的位置选择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地质条件
应尽量将涵管设在岩基上。如不可能时,对于坝高在10m以下的涵管也可设于压缩性小、均匀而密实的土基上,但必须有充分的技术论证。涵管上部所受的外荷载沿管轴线方向变化较大,将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管身断裂,因此,必须避免将管身部分设于岩基上、部分设于土基上,以防止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使得管身断裂。不得将涵管直接建在坝体填土中。在进出口的位置,要注意山坡地质的稳定性,防止山坡塌方堵塞涵管。
2.地形条件
涵管应布置在与进口高程相适应的位置,以免增加过多的挖方工程量。涵管进口高程的确定,可根据运用要求、河流泥沙情况及施工导流等因素来考虑。
坝下
涵管的构造,为了防止管身的不均匀沉陷,避免产生集中渗流,在管身一般均设有伸缩缝、管座、截水环、涵衣等设施。
截水环。为了防止沿管道外壁发生集中渗流,常在管壁外围设置截水环,以达到改变渗流方向,增加渗径,减小渗流的目的。
截水环的布置位置可根据坝型及上堵下排的防渗原则来定。对于黏土心墙坝或黏土斜墙坝,常将涵管通过防渗体的局部加厚,在两者相交处设2~3道截水环。对于均质坝,在上游侧及坝轴线位置设2~3道截水环,下游侧不必设。
截水环宜设在两伸缩缝之间,以减少截水环对管身纵向变形的约束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