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纳米粉成分的分析方法的讲解
表征与测试技术是科学鉴别纳米材料、认识其多样化结构、评价其特殊性能的根本途径。纳米材料的表征主要目的是确定纳米材料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如形貌、尺寸、粒径、化学组成、晶型结构、禁带宽度和吸光特性等。
纳米铜粉粉体的成分表征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F
超细纯铜粉生产厂家
对于纳米粉成分的分析方法的讲解
表征与测试技术是科学鉴别纳米材料、认识其多样化结构、评价其特殊性能的根本途径。纳米材料的表征主要目的是确定纳米材料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如形貌、尺寸、粒径、化学组成、晶型结构、禁带宽度和吸光特性等。
纳米铜粉粉体的成分表征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FS;电子探针分析EPMA;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
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超细铜粉粉体粒度分布的含义说明
不同粒度间隔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数(或累积百分数)称为频率粒度分布(或累积粒度分布),其纵坐标为不同基准计算的粒度组成,可以是个数、长度、面积、体积的百分数或累积百分数,其横坐标为不同基准计算的粒度值。D10、D50、D90可反映粉体的均匀程度,也叫粉体的累积分布。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致电铜基粉体进行咨询。
你知道纳米铜粉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奇异特性吗
特殊的磁学性质:
人们发现鸽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等生物体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颗粒,使这类生物在地磁场导航下能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磁性纳米颗粒实质上是一个生物磁罗盘,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依靠它游向营养丰富的水底。通过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表明,在趋磁细菌体内通常含有直径约为2′10-2微米的磁性氧化物颗粒。小尺寸的超微颗粒磁性与大块材料显著的不同,大块的纯铁矫顽力约为80安/米,而当颗粒尺寸减小到2′10-2微米以下时,其矫顽力可增加1千倍,若进一步减小其尺寸,大约小于6′10-3微米时,其矫顽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现出超顺磁性。利用磁性超微颗粒具有高矫顽力的特性,已作成高贮存密度的磁记录磁粉,大量应用于磁带、磁盘、磁卡以及磁性钥匙等。利用超顺磁性,人们已将磁性超微颗粒制成用途广泛的磁性液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