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据 相 关 规 范 规 定 , 组织人员要对项目地点进行现场考察 , 收集整理项目所属 流 域 、 区 域和所在城市防洪区域评估及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文献 , 分析出水口及穿堤管线布设对防洪排涝 、 堤防安 全 、 引 水 、 河势的影响 , 提出相 关 建 议 ,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分析计算出水口处防洪区域标准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及水 位 ; 分析计算项目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区域评估
根 据 相 关 规 范 规 定 , 组织人员要对项目地点进行现场考察 , 收集整理项目所属 流 域 、 区 域和所在城市防洪区域评估及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文献 , 分析出水口及穿堤管线布设对防洪排涝 、 堤防安 全 、 引 水 、 河势的影响 , 提出相 关 建 议 ,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分析计算出水口处防洪区域标准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及水 位 ; 分析计算项目出水口处壅水 、 河槽和边滩的冲刷 情 况 ; 建立数字模型分析验证项 目建成后水位雍高和冲淤对河槽和提防的影响 。
防洪综合评价区域评估
( 1 ) 分析项目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相关影响 ;
( 2 ) 分析项目建设与现有防洪标准和相关 要求的相 对 关 系 ;
( 3 ) 分析建设项目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 ;
( 4 ) 分析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性的影响 ;
( 5 ) 分析项目建设对已有防洪工程及其他 水利设施 的 影 响 ;
( 6 ) 分析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
( 7 ) 分析评价项目建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 与措施是 否 合 理 ;
( 8 ) 分析评价施工方案对河道防洪区域评估影响 ;
( 9 ) 分析工程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
( 10 )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评价 。
区域防洪评价方案编制人员除依据及各省市相关规范外, 还需对项目所在流域水系资料及相关规划文件进行收集。在实际收集过程中存在流域、水系 、河道现状情况资料不全等一系列问题 ,水系情况应从大到小,由粗到细;河道断面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保 留 照片视频 ;周边有水利工程水工设施及其他工程 的需进行实地考察 , 资料要详细准确;收料要 , 对 河 道 流 域 的现 状、规划 、整治的落实情况要进行对比分析。
区域防洪评价方案编制人员需对 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化整理、缺少的资料及时补充讯问 。对项目情况进行 介绍时 ,要突出重点,突出主体工程跨堤 、 穿 堤 情 况 。编制人员编制 区域防洪评价报告时工程通常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 施工组织设计深度不足 。 同时编制人员缺乏现场施工经验 , 对实际施工组织设计认识 不 足 , 所 以 编 制人员要充分理解具体施工过程 , 做到 心 中 有 数 。 对 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介绍时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
对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要对河道的演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所在河段的历 史演变和近期演变情况, 总结出该河段的总体演变趋势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学习外部资料, 补充完善河道演变情况分析的内容。随着 相关政策的出台 ,报告编制体系的日 益 完 善,对报告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报告编制的前 期工作较多,资料收集现场勘察等需要大量的时间,建设单位往往因急于评审,通常留给编制人员的时间很短,时间非常紧 张 。
根据有关法规,对防洪有影响的工程项目,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补救, 通过前述对拟建工程的防洪影响分析, 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对施工期间及工程建成后对水库防洪及工程自身的安全影响的补救等。
1)拟建工程位于句容河,区域内为低山丘陵,流域汇水面积较大,降水后汇流时间短,降水后工程河道水位迅速上涨,水面漂浮物较多,蓄水闸水下施工尽量避让主汛期(6―9 月),以保证安全渡汛和施工安全。 如因受工期条件的限制,主汛期必须施工时,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预案,防洪预案的基本原则应为工程施工服从于防洪。2)工程弃土为泥浆,大量的泥浆进入河道,应及时清除,防止对河道行洪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