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是农村养鹅苗业中常见的。5~7日龄鹅苗往往出现急性的病型。表现为鹅苗怕冷、喜欢扎堆,急性下痢,排出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旺门上粘有粪便,食欲下降,低头缩颈,羽毛蓬乱,呼吸困难,踝关节,跛行,有的出现眼盲。率可高达90%,通常在2~3周龄之内发病为严重。
预防鹅苗的根本措施是淘汰阳性种鹅苗,并注意常规消毒,执行定期检疫,不让鹅苗粪污染饲料及
正阳鹅苗价格
鹅苗是农村养鹅苗业中常见的。5~7日龄鹅苗往往出现急性的病型。表现为鹅苗怕冷、喜欢扎堆,急性下痢,排出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旺门上粘有粪便,食欲下降,低头缩颈,羽毛蓬乱,呼吸困难,踝关节,跛行,有的出现眼盲。率可高达90%,通常在2~3周龄之内发病为严重。
预防鹅苗的根本措施是淘汰阳性种鹅苗,并注意常规消毒,执行定期检疫,不让鹅苗粪污染饲料及饮水。鹅苗一旦发病,必须立即隔离、和,尽快扑灭源。常用的防治有:痢特灵、庆大、氯、、卡那、小诺等。用量为0.1%~0.2%,痢特灵用量为0.02%~0.04%,庆大在每千克水中加8万单位,卡那每千克水中加15万~20万单位。在使用一种5~7天以后可换另一种。
冬春季节是饲养雏鹅的旺季,雏鹅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冬春季节雏鹅饲养管理技巧如下:
一、选好雏鹅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淘汰腹大、歪头等弱雏。
二、温度适宜
1~5日龄为25~28℃,6~10日龄在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0℃。
三、精心饲喂
应定时定量饲喂,宜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喂法。雏鹅在出壳24小时后,要先喂水后开食,喂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开食后头两天喂4~5次,4~10日龄喂次数增至5~7次,日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物类饲料,每天喂4~5次。
四、分开育雏
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育雏应以小群为宜,每群50~80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挪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
五、适时放牧
雏鹅7日龄后部分绒毛开始翻白,即可逐渐放牧,但应选择气温适宜、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将饲喂后的雏鹅先放在平坦的嫩草地上,使之自由活动约半小时左右,开始每天2次,以后随日龄的增加,放牧的场地由近到远,放牧时间由短到长。3周龄后,当天气温暖时,可以整天放牧。由于雏鹅生长迅速,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放牧回舍后,应该补喂精料。
饲养鹅苗的几个重要技术要点
鹅苗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鹅苗时,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又由于鹅苗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鹅苗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鹅苗的生长发育。2周龄内的鹅苗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鹅苗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鹅苗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鹅苗活动。
1~3日龄的鹅苗,由于体内有剩余卵黄提供营养,对饲料要求不高。但3日龄以后,在温度、湿度、光照适宜和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鹅苗的新陈代谢机能日益旺盛,生长很快,而其胃肠容积小,消化力弱,因此要求好、容易消化的饲料;在人工喂养上要求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大小、高低适宜,摆放位置适当,分布均匀;饲喂时要少给勤添,让每只鹅苗都能同时吃得好,吃得适中。
什么情况下鹅苗饲料需要更换?
鹅苗更换饲料在很多养殖户那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大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更换鹅苗饲料吗?
1、饲料来源发生变化,引起日粮结构的根本改变或局部调整。
2、随着季节的变化,饲料也相应变化,如在高温季节,肉禽采食量减少,则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的相对含量需要增加;
3、肉禽的生理需要,如育雏期,生长期,肥育期等所要求的营养不同,需作饲料种类的更换或成分的增减,以适应生长和生产;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饲料更换,均必须以逐步更替为原则,如果随意减少或大量增加某种饮料,轻则使鹅苗不安,减食,消化功能紊乱,重则发生胃、废食,甚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