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用聚乙烯蜡需要具备的指标
适当的分子量
常用的聚乙烯蜡分子量一般在1000-4000左右。在对难分散的炭黑选用分子量分布基本一致的聚乙烯蜡进行试验,发现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蜡对炭黑的分散能力进一步提高。
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分布对聚乙烯蜡的分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分子量分布窄的蜡相对于分子量分布宽的分散率要高,由此可见,聚合法生产的聚乙烯蜡较裂解的要更好一些
色母粒PE蜡
色母粒用聚乙烯蜡需要具备的指标
适当的分子量
常用的聚乙烯蜡分子量一般在1000-4000左右。在对难分散的炭黑选用分子量分布基本一致的聚乙烯蜡进行试验,发现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蜡对炭黑的分散能力进一步提高。
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分布对聚乙烯蜡的分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分子量分布窄的蜡相对于分子量分布宽的分散率要高,由此可见,聚合法生产的聚乙烯蜡较裂解的要更好一些。
较强的分散能力
聚乙烯蜡可以提高颜料的分散程度,而颜料分散的好坏直接决定色母粒的着色能力。颜料分散好,母粒的着色力就高。因此,着色力可用来表征聚乙烯蜡对颜料的分散能力。
产工艺及聚乙烯蜡对有机颜料着色强度的影响
产工艺及聚乙烯蜡对有机颜料着色强度的影响。其内容如下:
在10%聚乙烯蜡含量时,采用密炼-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得的色母粒的着色强度比高混-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得的色母粒要高出约10%,而在20%聚乙烯蜡含量时,其着色强度差距只有月3%,与10%聚乙烯蜡含量的密炼-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得的色母粒着色强度相当。(1)油墨法:顾名思义,是在色母粒生产中采用油墨色浆的生产方法,即通过三辊研磨,在颜料表面包覆一层低分子保护层。不含聚乙烯蜡的配方采用密炼-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得的色母粒的着色强度仍比含有10%聚乙烯蜡经高混-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得的色母粒要高出约10%。
1、密炼-双螺杆造粒工艺比高混-双螺杆造粒工艺能更有效的分散酞青蓝颜料;
2、密炼-双螺杆造粒工艺下,无需聚乙烯蜡制得的色母粒的着色强度比高混-双螺杆造粒工艺下10%聚乙烯蜡制得色母粒的着色强度要高出约10%;
3、相同的聚乙烯蜡含量下,密炼-双螺杆造粒工艺下得到的色母粒的着色强度比高混-双螺杆造粒工艺下得到的色母粒着色强度要高出3%~12%。
色母粒着色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与成批树脂干法染色造粒后再去制塑件相比,使用色母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经二次加工后所造成的树脂性能老化,有利于塑料制品使用寿命的提高。
使用色母较大的优点是:在加工过程中,颜料在助剂的作用下,色母粒经过充分混炼与载体树脂完全结合。在使用时,按一定的比例置于待加工的树脂中,色母很快地进入角色,与该树脂认"亲家"。亲和力——相容性明显优于色粉着色,因此,对于生产薄膜与纺丝制品的厂家来说,更能体会到。色母粒用聚乙烯蜡也可作为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到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体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
色母粒PE蜡
聚乙烯蜡以其性能的优越性和价格的经济性,使得其在塑料母料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鉴于市场上的聚乙烯蜡存在多种质量档次的区别,这就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切实把握相关产品所有聚乙烯蜡应有的质量档次,以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而忽视了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乳山北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聚乙烯蜡产品,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聚乙烯蜡对于分散状态下的颜料有什么影响。缺点是质量不易控制,操作成本高且危险,同时某些蜡并不适用这种方法。
在色母粒中添加聚乙烯蜡有助于润湿颜料,减少颜料粒度,加速载体树脂与颜料之间的润湿,增加它们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颜料与载体树脂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颜料的分散水平。此外,聚乙烯蜡还可以改善母粒流动性,提高生产率及改善制品加工性能,尤其是聚烯烃色母粒。对化纤、纯毛织物的后整理都能获得丰厚柔滑的手感效果,尤其是对涤纶织物的色光和白色织物的白度,各项染色牢固度也都达到考核指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