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厚板四辊轧机的正常轧制过程中,在无工艺性要求的前提下,轧辊出现轴向位移是不允许的。在中间道次出现窜辊会使轧件出现偏差,增加了轧机的调整难度和调整次数,并且越是靠近成品架次的轧机窜辊越影响成品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使得轧辊受到轴向力,当轴向力超过轧辊轴向约束力时,便会出现轧辊轴向窜动。虽然四辊中厚板轧机对轧辊均设有轴向固定装置,当轴向力过大超过约束力时,便
冷连轧机组
在中厚板四辊轧机的正常轧制过程中,在无工艺性要求的前提下,轧辊出现轴向位移是不允许的。在中间道次出现窜辊会使轧件出现偏差,增加了轧机的调整难度和调整次数,并且越是靠近成品架次的轧机窜辊越影响成品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使得轧辊受到轴向力,当轴向力超过轧辊轴向约束力时,便会出现轧辊轴向窜动。虽然四辊中厚板轧机对轧辊均设有轴向固定装置,当轴向力过大超过约束力时,便会对轧辊轴向约束装置造成破坏,并引起轧辊轴向窜动。
引起轧辊轴向窜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压下量不等、轧辊不水平、连轧机轧制线偏离中轴线、轧辊加工面螺旋刀痕、轧辊有锥度、联接轴附件老化、原料咬入不正、衬板或轧辊扁头严重磨损等。其中轧辊轧制轴线出现空间交叉为引发轧辊轴向窜动的常见原因,这一点在正常生产中常常被我们忽视,这一原因尤其表现在四辊轧机组中。轧机轴承的润滑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脂润滑的优点是润滑设施简单,润滑脂不易泄漏,有一定的防水、气和其它杂质进入轴承的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广泛应用脂润滑。在成品架次的轧机窜辊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在中间道次出现窜辊会使轧件出现偏差,增加了轧机的调整难度和调整次数,并且越是靠近成品架次的轧机窜辊越影响成品的质量。窜辊现象不但增加了调整工的劳动强度,还严重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产量,从而破坏了正常的辊系,引起轧辊轴承早期失效,严重时会造成继发事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轧机故障表现及排除方法
1.处理辊面裂纹:对轧辊进行探伤,仔细检测轧辊内部是否存在缺陷,防患于未然;检测喷嘴是否堵塞;更换完新辊之后,应该适时延长轧辊预热时间。一般而言,1450mm宽的轧机在承受4000Kn轧制压力时,应该预热40分钟以上,而且在进行一道次轧制时,速度要100米/分。这种修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但未改变了牌坊面的性质,使用一段时间后牌坊表面又会受到腐蚀磨损而失效,而且多次机加工将会对牌坊的强度和刚度产生不利影响。
2.处理带材中间浪或两边浪:带材出现中间浪或两边浪主要是因为轧辊凸度出现一定问题,所以生产人员在生产时要注意根据板形调整弯辊力的给定。一般而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机旁的操作箱上的开关控制弯辊力。
3.处理轧机震动:要解决轧机震动的问题,可以适当降低轧制速度,从而减小前张力,同时还要检查乳化液是否合格。另外在震动明显强烈时,要及时停止轧制,并仔细检查整个辊系。
4.处理带材跑偏:生产人员在穿带之前,首先要摆好合适的辊缝,或者依据前几道的生产经验,预先设定辊缝调偏值。一般来说,要预设较小的压下量,并以较低的速度启动主机。四辊冷轧机上,如果其经过降速后,致使张力变小的话,那么,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附加张力,来进行补偿,同时,也可以避免张力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到冷轧机的正常工作和运行。其次,生产人员要注意观察带材是否存在边浪,这样方便操作工可以顺利的调整带材跑偏。再次,生产人员要仔细检查轧辊的锥度有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并检查对中装置有没有故障。
轧机轴承的安装步骤
1、安装前的准备
(1)安装之前应对各配合作,包括辊颈、轴承箱、轴承套圈和轴承箱盖板等的配合表面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其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配合公叉是否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
(2)与轴承相配合的表面,辊颈、轴承箱孔及油孔的棱边和毛刺都必须清除掉,并清洗干净涂上润滑油。
2、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安装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与辊颈的配合一般是带间隙的,轧机轴承安装时先将轴承装入轴承箱,然后把轴承箱装入轴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孔亦采用动配合,先将外圈 A 装入轴承箱。
出厂时在外圈、内圈以及内外隔圈均印有字符符号,安装时必须按字符符号的排列顺序依次装入轴承箱。不可任意互换,以防止轴承游隙的改变。
全部零件都装入轧机轴承箱后,将内圈与内隔圈、外圈与外隔圈轴向靠紧。 测量外圈端面与轴承箱盖板之间的缝隙宽度,以确定相应密封垫片的厚度。
(1)安装迷宫环(防水套)
迷宫环与辊颈的配合一般为较紧的动配合,安装时需用铜棒轻轻敲进。迷宫环的两瑞面必须平行并与轴身台肩和轴承内圈紧密贴合。
(2)安装内圈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辊颈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安装时应先将内圈加热到 90-100 ℃ 。切勿超过 120 ℃ ,以防止内圈冷却后回缩不。加热方法可用油槽加热也可用感应加热,禁止用明火加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