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温季节采用通风冷却方式降低粮温,当气温上升前进行仓房密闭,低温储粮效果显著,此法用于北方粮库更为明显。如河南某库1997年冬季对筒仓内粮食进行通风降温,待1998年春气温回升时,进行低温密闭储藏,度夏时除粮堆表面、周壁的粮温稍高外,整个粮堆温度不超过25℃,粮情稳定,安全度夏,三年只进行了两次熏蒸,大大节约了保管费用。河北某库从2002年采取低温储粮后,除新粮入仓时熏蒸1次外,
粮库通风地笼厂家
在低温季节采用通风冷却方式降低粮温,当气温上升前进行仓房密闭,低温储粮效果显著,此法用于北方粮库更为明显。如河南某库1997年冬季对筒仓内粮食进行通风降温,待1998年春气温回升时,进行低温密闭储藏,度夏时除粮堆表面、周壁的粮温稍高外,整个粮堆温度不超过25℃,粮情稳定,安全度夏,三年只进行了两次熏蒸,大大节约了保管费用。河北某库从2002年采取低温储粮后,除新粮入仓时熏蒸1次外,以后粮食基本不再熏蒸,堆内无虫,粮情稳定,粮食好。多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多发生在11月份前后,在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很快,仓温和粮堆表层温度形成温差,粮堆内部的热空气向表层粮面扩散,使表层结露,结露部位通常在粮面下5~30cm处。

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仓房的隔热改造。对仓房结构进行隔热防潮改造,使传导、辐射、传递的热量消耗在隔离物或围护结构本身的加热上,用塑料薄膜、槽管把仓房门窗密闭起来,或关好气密门窗,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仓内粮食的影响,从而使仓内保持低温状态。仓房气密性差会与外界环境进体交换和湿热交换,受外界高温影响,仓内温度升高,在风压差和热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屋顶、墙体等处的无形缝隙均可渗入粮仓,影响粮堆局部的温度和含水量,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粮堆发热霉变。
待仓内浓度降低后害虫,导致熏蒸杀虫不,进而影响杀虫效果,这直接关系储粮安全。所以,粮仓气密性不好,即使增加熏蒸剂的剂量,仓内或粮堆内的高浓度熏蒸剂也无法保持有效杀虫浓度的时间,导致熏蒸次数增加,粮食中药剂残留量增多,害虫抗性增强,污染环境,浪费人力、物力等循环。因此,熏蒸定要进密性检测,查明漏气原因,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仓房气密性,是确保熏蒸杀虫效果的有效措施。通过设置外开中间扇和内开小扇,实现了挡粮门外开,在粮食入仓和出仓过程中能够使用机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出粮效率。

储粮结露后,能使局部水分含量增加,终引起粮堆发热、发芽、霉变、腐烂,失去利用价值。因此,必须预防结露的发生。一旦发生结露,应及时处理。设法消除或减小粮堆各部位之间的温差,以防止结露。在通风前,应合理选择通风时机,杜绝有违于通风目的的现象发生;设计者不能从仓储工艺角度考虑仓房结构的要求,而使用者不参与建仓过程,无法从储粮角度对仓房储粮性能提出要求,造成仓房漏气严重。合理掌握仓、囤的通风与密闭;及时散热,散湿,控制温差,入秋转冷季节适当翻动粮面,在气温骤降季节(秋冬季),勤翻粮面,促使表层的水气和热量回升散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