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反光到主动发光,是道路交志产业的一次技术,需要较长时 间的从推广到使用、再到认知的过程。例如很多业主和用户,在产品设计和 使用中片面地要求能源的配置,而不明白节能效率和持续发光工作时间才是关 键;过高提出发光像素的强度,而缺乏科学的光学4视认标准;盲目坚持沿用板 面反光膜材料级别亮度,而缺少对产品整体功能的理性和经济考虑。1999年对GB5768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
主动发光标志安装
从被动反光到主动发光,是道路交志产业的一次技术,需要较长时 间的从推广到使用、再到认知的过程。例如很多业主和用户,在产品设计和 使用中片面地要求能源的配置,而不明白节能效率和持续发光工作时间才是关 键;过高提出发光像素的强度,而缺乏科学的光学4视认标准;盲目坚持沿用板 面反光膜材料级别亮度,而缺少对产品整体功能的理性和经济考虑。1999年对GB5768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修编,一直沿用至2008年。
我们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道路交志光学视认性能。
经过研究,我们把交志的视认性能分为三类,首类是逆反射式;第二类是照明式;第三类是主动发光式。这个分类,已经收录进交通百科全书。
逆反射式,是目前在用已久的基础的交志,从它的结构上来说,就是把反光膜贴在金属版面上。这个标志很简单,既不能满足全天候环境下的视认,对于一些没有车灯、或者灯光不足的道路使用者,是无法识别它的。

随着主动发光交志的研发深入、技术标准成熟并产业规模形成,由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主动发光交志研究与应用》,该书收录了大量主动发光技术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的文章,产品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早在10年前,同济大学潘晓东开展了《逆光条件下交志的可视距离研究》,该研究明确提出了早晨和傍晚,车辆迎着太阳光时的交志处于逆光环境中,因困难或无法视认交志极易让驾驶员产生误判甚至于眩晕。
然而,久遭诟病的“假劣质”产品现象,也开始在主动发光交志市场出现。
科创研究院对设计、业主、监理提出建议:
一是工艺质量要求执行团体标准T/CISA001-2018《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志》技术要求,提供由交通安全设施或产品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抽样合格检测报告。同时具有中交(北京)交通产品认证中心出具的CCPC认证证书。
二是施工单位应取得合格的产品制造商的项目授权。
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制造商的生产现场实施考察,检查其光学生产设备、电气结构是否具备工艺质量可靠性保证。
四是对供应商以往的工程质量业绩进行考察,判断其质量稳定性。
交志的一种。可变信息标志储存有多种信息,控制人员可根据公路上发生的情况,通过遥控装置手动或自动显示其中的某种信息。公路上的行车环境常会由于天气、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原因而发生变化,可变信息标志可将情况及时反映出来。《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GB/T 23828-2009)》规定了发光二极管(LED)可变信息标志的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以LED为发光单元的可变信息标志,其他道路可参照使用。本标准由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牌面工序,裁膜——制图——刻字或喷绘写真——揭字——覆转移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