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工地下固定式
将毛管和器(主要是滴头)全部埋入地下的系统称为地下固定式系统,这是在近年来滴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器堵塞减少后才出现的,但应用面积不多。与地面固定式系统相比,它的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安装和拆卸的工作,不影响田间耕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施肥水时,将阀门关闭,打开施肥器吸管的开关,把过滤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
滴灌施工
滴灌施工地下固定式
将毛管和器(主要是滴头)全部埋入地下的系统称为地下固定式系统,这是在近年来滴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器堵塞减少后才出现的,但应用面积不多。与地面固定式系统相比,它的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安装和拆卸的工作,不影响田间耕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施肥水时,将阀门关闭,打开施肥器吸管的开关,把过滤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缺点是不能检查土壤湿润和测量滴头流量变化的情况,发生问题维修也很困难。
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图一1为滴灌系统示意图。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 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为充分发挥膜下滴灌节水增产作用,膜下时,需要因时、因地、因苗制宜。地埋式滴灌在盛测水仪测量下,地面0-10CM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表层基本干燥,防止了水分散失,使保持干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铃霉烂。地表滴灌在盛测水仪测量下,地面0-10CM水分散失快。地埋式滴灌量集中在30-60CM,而地表滴灌量集中在10-40CM。从挖掘冲洗根系看,两种方式下棉花根分布范围不同,地埋式滴灌棉花根系发育窄、深,主要根系分布在10-50CM,须根少,细长。从挖掘冲洗根系看,两种方式下棉花根分布范围不同,地埋式滴灌棉花根系发育窄、深,主要根系分布在10-50 CM,须根少,细长。
滴灌施工安装 ①在距棚顶3~4米处,用砖砌一个盛水容量为3~5立方米,高3米的蓄水池。②在池底设置排污口,在距池底10厘米的地方设置出水口,并在建池时安好出水管。③将闸阀、水表和过滤器依次安装或焊接在出水管上,并与出水口连接。④选用直径12厘米或16厘米的高密度或中密度聚乙烯管作出水管。在出水管的过滤器后面接一个直径与出水管相同的三通管。三通管两端封闭,在其上焊接8~10个滴灌管接头。⑤将滴灌管沿大棚方向(种植行向)铺设于植株附近,滴灌管的一端与直径12厘米或16厘米的聚乙烯三通管上的接头连接,另一端弯折封闭。然后在滴灌管上用打孔器对着种植畦上种植作物的穴位打孔。滴孔间距离与作物的株距相同,孔径为1~1.3毫米,至此整个滴灌系统安装完毕。方法: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细管上的滴头把水一滴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附近的土壤中,借助于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渗入和扩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终处于非饱和状态,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强,利于植物生长。⑥滴灌管摆放在种植行上,离种植穴10厘米左右,滴孔口朝上,以防堵塞。滴灌管上平铺地膜,定植作物,也可先定植后覆地膜。⑦将水池注满水,需要供水时,打开闸阀和所有滴灌管末端,当流出清水时,将其末端弯折封闭,让其自然滴灌和运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