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工作台移动时达不到规定值的原因
外圆无心磨床工作台移动行程速度达不到规定值的故障应如何排除?
外圆无心磨床工作台移动行程速度达不到规定值,根据其故障产生原因,可按如下方法加以排除:
1、检查液压泵轴向及径向间隙,间隙过大时,应调整修复液压泵。
2、液压泵进油口处的线隙式过滤器堵塞,应清洗过滤器或更换一个80~120目的网式过滤器。
3、若发现液
M1010B无心磨床公司
磨床工作台移动时达不到规定值的原因
外圆无心磨床工作台移动行程速度达不到规定值的故障应如何排除?
外圆无心磨床工作台移动行程速度达不到规定值,根据其故障产生原因,可按如下方法加以排除:
1、检查液压泵轴向及径向间隙,间隙过大时,应调整修复液压泵。
2、液压泵进油口处的线隙式过滤器堵塞,应清洗过滤器或更换一个80~120目的网式过滤器。
3、若发现液压缸活塞杆两端的油封的松紧程度不一致时,应加以调整使之一致。
4、应避免工作台作往复运动时使砂轮架作进退运动,只有当关闭开停阀后砂轮架进退对工作台速度才无影响。
M1010B无心磨床公司M1010B无心磨床公司M1010B无心磨床公司M1010B无心磨床公司
我国磨床行业和国外同行的差距
目前我国无心磨床和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有:
一、相关部门对磨床产业支持度不够,加上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导致重主机、轻部件。
二、科研投入少、基础薄弱。在一些关键部件领域,一些企业也能做出来,虽然用普通机床能做出零件,这些产品也能用在一些g档的机床上面,但是其精度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不行,再加上原材料的问题和工艺水平问题。国外的部件能用三年不换,而国内的部件也许只能用到一年半就得换了。可改进操纵机构,减少空行程,改进移位和行程的读数装置,安装新式读数装置,安装可调和固定行程挡块,设置机械式、电动机械式、气动机械式或电液式进给驱动装置。这也是造成国产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
三、关键部件、配件决定着无心磨床的发展。只有关键部件、配件发展上了水平,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提高了,才能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床制造企业。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进行磨床技术的和升级,这也将成为我国制造业重要的任务。
尺寸精度对磨床性能的要求
零件的尺寸精度是指零件所规定的尺寸及其公差。为使被磨削零件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砂轮就必须j确平稳地进给,这就要求进给机构的精度和刚度与之相适应,以及导轨应保证也能微量进给。对于被修机床的磨损和损坏的零件,首先应考虑进行修复,而不是制造新件,因为修理比制造新件有利得多。因此,在无心磨床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及机床刚度正常时,零件的尺寸精度受进给机构导轨系统的影响d。
对进给机构精度的具体数据在有关的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例如、精密外圆磨床的微量横进给精度在部标准JB2188-77中规定为:徽量引进砂轮架连续十次,磨床(MG)每次引进0.001毫米;精密磨床(MM)每次引进0.002或0.0025毫米。
对于其它各种磨床(如无心磨床等)的进给机构的具体数据与外圆磨床大致相同,即连续进给十次,每次进给误差不得超过该机床x进给量的百分比规定为:MG级为40%,MM级为60%,普通级为,十次累计进给误差不得超过该机床进x给量的百分比规定为:MG级为
60%,MM级为IOO%,普通级为150%。
为了保证成批磨削零件的尺寸精度,还要求砂轮架的引进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虽然在单件生产时砂轮架引进无心磨床复定位精度对零件尺寸精度影响不大,但在成批生产时就有直接的影响。重复定位精度与定位面的接触刚度有关,尤其是与引进油缸的接触刚度有关,但影响更大的则是引进油缸的缓冲,以及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动。液压系统油温过高会造成严重影响: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加速元件磨损,增加泄漏,无心磨床速度不稳定,动作不可靠。有关标准对此项精度也有明确规定,如标准JB2188-77中对、精密无心磨床砂轮架引进重复定位精度规定为;砂轮架引进连续十次,误差不大干0.001毫米(对z大磨削直径≤320毫米的机床)。
此外,机床的几何精度对形位精度的影响,终也和尺寸精度有联系。在成批生产中,机床的热变形对零件尺寸精度的稳定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类型的无心磨床单件生产时,机床热变形对尺寸精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磨床液压操纵箱的改装途径
由于液压操纵箱的型号较多,同一型号无心磨床可以装有不同型号的液压操纵箱。因此,首先应查清其生产年代及生产厂,以及操纵箱类型和型号,进而分析存在故障,是调整不当,还是设计结构上的缺陷。
无心磨床液压操纵箱的改装途径一般有两种。
1.更新整台液压操纵箱对原设计结构及制造质量存在的缺陷,仅局部改装不但费用大,而且性能不可能有较大提高的操纵箱,全套外购更新的办法是可行的。2.故障的复杂性液压系统压力达不到要求经常和动作故障联系在一起,甚至机械、电气部分的弊病也会与无心磨床液压系统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得故障变得复杂,新设备的调试更是如此。这样改装工作量不大,对技术力量薄弱,制造能力较低,生产上急需而又不允许机床停歇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采取这一途径尤为适宜。
2.改装原液压操纵箱通常多采用这一途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