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亳州市谯城区凡一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
芍药的产量和效益
赤芍属药材,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赤芍皮宽粉足质优主产地为华北、东北地区,植域广泛,由于些年对资源滥砍滥伐,赤芍资源也同样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近山已无药可采,远山采挖劳工费力,价值回报率低,再加上生长期太长的缘故,很难刺激农民采挖的积极性。近年来上市量有商求购,但货难寻,属于药
粉赤芍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亳州市谯城区凡一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
芍药的产量和效益
赤芍属药材,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赤芍皮宽粉足质优主产地为华北、东北地区,植域广泛,由于些年对资源滥砍滥伐,赤芍资源也同样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近山已无药可采,远山采挖劳工费力,价值回报率低,再加上生长期太长的缘故,很难刺激农民采挖的积极性。近年来上市量有商求购,但货难寻,属于药材中产量连年下降的品。事实也证明,该品种已生产不继,资源呈严重萎缩的局面。
正是众多商家看到赤芍品种面临的生产窘境,以及其价值升涨的空间有期望回报的利好,因此众商直看好这个品种,多年来产新就有人大量囤积,从八十年代后,这种局面几乎是年年呈现,由此库存量很大,但价格总是稳中有升,下走的时候很少,近年来,由于赤芍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产量下滑,因此多商加垂青赤芍,赤芍自2010年初春攀上20元之后,到五六月再涨至22-24元,比2009年同期上涨 150%。赤芍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关注。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四处搜购,山西、陕西、甘肃、吉林、辽宁等产区农民为了增收,顶烈日上山采挖。赤芍主产区内蒙、黑龙江也是如此。一时间,赤芍新货集中上市,价格出现回落,是年冬季赤芍入市量下降,价再度回升。经过2010年春季进一步超采,许多产区资源大幅萎缩,致2011年赤芍产新收购价高于2010年,产量未增反降。
芍药和牡丹
草芍药 为毛莨科植物草芍药或其变种毛叶芍药的根。主产于山西,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和东北等地。其根着生在横走的根茎上,根不直,较短。紫牡丹根 亦称“野牡丹根”,为毛莨科植物紫牡丹的根。产于云南等地。呈圆柱形,长10-18cm,直径1-2cm,稍弯曲,二端常平截。外表棕褐色至暗红色,常有纵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内皮部红色,木部红黄色,有菊。气香,味酸、涩微苦。

赤芍别名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高30-120cm。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直径1.5-2m。茎直立,有粗而钝的棱,。花期5-6月,果期7-8月。有性繁殖的赤芍4-5年收获。用芽头繁殖的3-4年收获。8-9月份采挖为宜。

育苗(一般两年出苗):开沟,沟深5-7厘米,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5厘米左右,稍。上盖厩肥。东北根据各地气温不同于9月10日至9月25日之前播种,各地具体播种期限请咨询研究赤芍育苗的人士,这样保证第二年5月出苗,如果秋季播种过晚第二年不出苗.要延迟到第三年出苗。如果采收的种子第二年春季播种的话,要第三年才出苗。每年5-6月追施农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铺圈肥或土杂肥,以保安全越冬。培育2年后将种苗进行移栽,一般移栽3-4年才能收获,亩产干品在1500-2000公斤。

赤芍苗移栽:可采用大垄栽培。在垄上开沟,将赤芍苗按株距30厘米栽种,芽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再用腐熟饼肥或有机肥料施入沟内,覆土3厘米后稍压即可。
田间管理
生长期要及时松土、锄草、浇水。因生长期较长,每年可追肥1-2次,追肥后增加浇水次数。越冬前要浇冻水,覆盖圈费防寒,翌年立春打碎粪块,整平。
种植投资效益
亩成本:赤芍苗子的市场价格在0.2-0.5元每株,一亩需种植4000-4300株,一亩赤芍种苗投入资金在800-2150元之间,加上地租按每亩300元,人工费,肥料等费用以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