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公司要去解决的,更需要各级机构发力。
其实,我们刚刚谈到,智慧农业是一个的民生工程。因此,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尤其是,政策支持。
从2015年-2019年5年间,在智慧农业的政策和扶持上“力度特别大”,其中发布包括“信息进村入1户”、“互联网+”、“农民手机应用培训”、“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数
智慧农业项目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公司要去解决的,更需要各级机构发力。
其实,我们刚刚谈到,智慧农业是一个的民生工程。因此,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尤其是,政策支持。
从2015年-2019年5年间,在智慧农业的政策和扶持上“力度特别大”,其中发布包括“信息进村入1户”、“互联网+”、“农民手机应用培训”、“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数字农业”等10多个政策文件。
然而,我国的智慧农业依然还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窘况,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3个:土地不集中、组织分散、人才缺乏。
1、土地不集中
有几个数据,大家必须了解下。
有效耕地面积18亿亩,然而这些耕地而土地又采取联产承包方式,分散在小规模的农户手里,这些土地很难连片。
另外,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该公司重新投资选购新型智能化喷滴灌1水肥药一体机和新式液体肥,通过配比精1确,施肥均匀、节省人工、使用方便,目前作物长势喜人。现在有2.3亿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
其实,土地的规模化或者集约化为智慧农业的场景提供条件,为智慧农业“放开手脚”创造机会。
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推行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等政策,为土地规模化带来新机会。
人士指出,若针对农户个体,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购买机械设备的成本高,对农户的信息化技术培养成本高。由于农村土地的分散化与区域化等特征,产业链整体效率偏低,智慧农业需要将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科技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