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弥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见婆罗门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为慈爱。唐朝玄奘到印度求学时,见到梵文原本,所以译为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后汉及三国时期的早期译经家,见到的佛经是由辗转得到,吐火罗文的Metrak,故译为弥勒。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水墨弥勒佛组图(张砚钧作)(15张) 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弥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见婆罗门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为慈爱。唐朝玄奘到印度求学时,见到梵文原本,所以译为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后汉及三国时期的早期译经家,见到的佛经是由辗转得到,吐火罗文的Metrak,故译为弥勒。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水墨弥勒佛组图(张砚钧作)(15张) 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云冈石窟第十三窟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佛坐像,像高13米,为早期的石窟弥勒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弥勒”系梵语(转写:Maitreya)的音译,意思是“慈”,为菩萨的姓氏。菩萨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不食众生肉的广大慈心,故曰“慈”。如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3卷云:“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又如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79卷(入法界品)亦云:“或见弥勒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弥勒,与文殊、观音、地藏等其他大菩萨不同,他不是传说人物,而在实有其人。他出身于古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其父亲迦波利是波罗柰国的宰相,他少年时期便跟随释迦牟尼出了家。然而,他作为佛的声闻弟子——出家比丘,却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不证罗汉道——因为,他灵根宿植、累劫修行——甚至比释迦牟尼还早四劫,早已经是一位等觉菩萨了,所以,释迦牟尼授记他续自己之道统,绍自己之佛位,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因此,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之中,弥勒属于未来(三世佛:过去之佛燃灯、现在之佛释迦牟尼、未来之佛弥勒),代表着明天。
根据佛经的说法,他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修成正果后,住兜率天内院,他将继释迦牟尼佛在未来世的时候,度众生。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有八相成道之说。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佛本行集经》等详其事,介绍“八相”的内容。《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铜弥勒佛雕塑,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铜弥勒佛加工,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