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碳共渗是在液体渗氮基体上发展起来,所用盐浴是剧i毒的青盐。为了提高盐浴活性,促使渗氮和渗碳过程加速,通入空气或氧气,即产生氧化过程加大氮和碳原子的活性。由于青盐引起严重公害,又发展为加尿素为主要成分的氮碳共渗,虽然不用青盐,但盐浴仍有青酸根,且使用过程盐浴成分不稳定,因而液体氮碳共渗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气体氮碳共渗工艺由于其处理温度低(一般500-600℃),以渗氮为主、渗碳为辅,同
盐浴氮碳共渗
氮碳共渗是在液体渗氮基体上发展起来,所用盐浴是剧
i毒的青盐。为了提高盐浴活性,促使渗氮和渗碳过程加速,通入空气或氧气,即产生氧化过程加大氮和碳原子的活性。由于青盐引起严重公害,又发展为加尿素为主要成分的氮碳共渗,虽然不用青盐,但盐浴仍有青酸根,且使用过程盐浴成分不稳定,因而液体氮碳共渗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气体氮碳共渗工艺由于其处理温度低(一般500-600℃),以渗氮为主、渗碳为辅,同时渗后的性能比单一渗氮或渗碳更理想,因而使用较广泛。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qing化。
碳氮共渗的工艺路线是什么!
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由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钢在氮化后,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性。
氮化处理温度低,变形很小,它与渗碳、感应表面淬火相比,变形小得多
氮碳共渗工艺的优点:
固体氮碳共渗工艺较少应用。早期使用的液体氮碳共渗主要是在青盐和青酸盐溶液中进行。由于青盐有毒,公害严重,后来随着研究出许多新的渗剂,它就慢慢地被其他渗剂代替了。
气体氮碳共渗使用较广,其气源为C02+NH3,CO2与NH3的体积比为0.05:1。将工件置于密封的炉内通入气源进行处理,对冲裁模处理温度为530~540℃,时间为1.3~3.5h,氮碳共渗后出炉空冷,模具硬度为65~68HRC,比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后的硬度提高4~5HRC。2.扩散层连接在化合物层下的是氮碳共渗层的其余部分,大多呈界限清晰的明显过渡形式,其组成也随钢种而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