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却肉:主要用于短时间存放的肉品,通常使肉中心温度降低到0℃~1℃左右。目前,冷鲜肉是科学的一种肉类消费方式,这种肉类从外形、口感、营养等角度来看都是好的。具体要求是,肉在放入冷库前,先将库温降到零下4℃左右,肉入库后,保持-1℃~0℃之间。猪肉冷却时间为24小时,可保存5~7天。经过冷却的肉,表面形成一层干膜,从而阻止xijun生长,并减缓水分蒸发,延长保
卓然冷鲜肉

1、冷却肉:主要用于短时间存放的肉品,通常使肉中心温度降低到0℃~1℃左右。目前,冷鲜肉是科学的一种肉类消费方式,这种肉类从外形、口感、营养等角度来看都是好的。具体要求是,肉在放入冷库前,先将库温降到零下4℃左右,肉入库后,保持-1℃~0℃之间。猪肉冷却时间为24小时,可保存5~7天。经过冷却的肉,表面形成一层干膜,从而阻止xijun生长,并减缓水分蒸发,延长保存时间。
2、冷冻肉:将肉品进行、深度冷冻,使肉中大部分水成冰,这种肉称为冷冻肉。该过程依畜禽种类不同和温度不同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普通环境下,从屠宰完到成熟好,猪肉需要3-5小时,羊肉需要5~7小时,牛肉需要10-14小时。冷冻肉比冷却肉更耐贮藏。肉的冷冻,一般采用-23℃以下的温度,并在-18℃左右贮藏。为提高冷冻肉的质量,使其在解冻后恢复原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目前多数冷库均采用速冻法,即将肉放入-40℃的速冻间,使肉温很快降低到-18℃以下,然后移入冷藏库。
冷藏库的温度,要求-18℃,肉的中心温度保持在-15℃以下。冷藏时,温度越低,贮藏时间越长。在-18℃条件下,猪肉可保存4个月;在-30℃条件下,可保存10个月以上。
近年来,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了从热鲜肉到冷冻肉、再到冷鲜肉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鲜肉”的格局。在生态城中心渔港的冻肉冷链查验“一体化设施”内,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等地的冻肉,正在12摄氏度以下的气温环境下,接受检验检疫人员的查验。同时,因消费市场的变化,也带动了肉类加工业的顺势变化。指出,冷鲜肉从外型、口感、营养等角度来看都优于其它肉类,是消费者购买肉类很好的选择。
冷鲜肉有“放心肉”之称,因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占有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以肉类食品为例,曾经被视为好的冷鲜肉如今成了多数家庭餐桌上的常客。据悉,冷鲜肉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tongti迅速冷却处理,使其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与热鲜肉、冷冻肉相比,冷鲜肉具有保留肉质绝大部分营养成分、鲜嫩多汁、易咀嚼、汤清肉鲜等优点。
冷鲜肉又称排酸肉, 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 对屠宰后的畜tongti迅速进行冷却处理, 使tongti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 在24h 内降为0~4 ℃, 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 ℃的生鲜肉。
1 冷鲜肉的优势
冷鲜肉的生产从原料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都在全方面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之下, 保证了产品的和标准化, 也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它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主要有以下4 大优点。
(1) 安全系数高: 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 产品一直保持在0~4 ℃的低温下, 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 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 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 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 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其卫生显著提高。在迅速降温到0~4摄氏度并恒温保存时,冷鲜肉会有个排酸过程,保存猪肉绝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并处理表面的菌体,安全卫生营养高,并且口感细腻。
(2) 营养价值高: 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 在适宜温度下, 使屠体有序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和成熟这一过程, 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 肌肉排酸软化, 嫩度明显提高, 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与此同时,猪肉消费却呈现低迷态势,2017年国内商超猪肉消费同比降幅达10%。且因其未经, 食用前无须解冻, 不会产生营养流失, 克服了冷冻肉的这一营养缺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