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止水钢板的止水原理进行施工?
建筑物地下室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底板和外墙板)在砼建筑中无法一次性完成,都是分开浇筑的.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非常高,在图纸设计时已经考虑在内,在地下室外剪力墙与消防水池处四周设置止水钢板.一般采用在基础底板上翻300mm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施工缝位置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般在300mm宽,新旧砼内各埋置一半.
地下砼墙设置的止水钢板的原理为:新
防火密目网
如何运用止水钢板的止水原理进行施工?
建筑物地下室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底板和外墙板)在砼建筑中无法一次性完成,都是分开浇筑的.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非常高,在图纸设计时已经考虑在内,在地下室外剪力墙与消防水池处四周设置止水钢板.一般采用在基础底板上翻300mm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施工缝位置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般在300mm宽,新旧砼内各埋置一半.
地下砼墙设置的止水钢板的原理为:新旧砼接缝位置称为施工缝,这道必须的施工缝是砼防水中薄弱的环节,增加止水钢板后,水沿着新旧砼接茬位置的缝隙渗透时碰见止水钢板即无法再往里渗,可见止水钢板切断了水渗透路径,沿着止水钢板与砼之间的缝隙渗透起到防水目的.止水钢板有一定宽度,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弯折部分的角度一般是45°,在施工过程中折弯面都是朝向迎水面的.

止水钢板的施工方法及步骤:
1、先将两根12#钢筋垂直于底板固定,将止水钢板置于两根钢筋中间,通过一根水平钢筋穿透止水钢板,并在水平钢筋上面焊接止水环,将止水环和止水钢板之间满焊连接。钢板止水带不是成品,是由三块规范不一样的钢板焊接而成,但施工单位一般都是买厂家加工制作好的成品,但焊接质量及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止水效果。止水钢板宽度不小于400mm,分别埋入底板砼中200mm,该先浇砼应高于底板上表面200mm以上,钢板厚度不小于3mm,为保证钢板施工时具有一定的刚度,钢板长方向两边50mm折边,约折30度边(止水钢板厂家提供);

2、待止水钢板基本就位,钢板之间应尽量减少借口,钢板之间的接口可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宜大于400mm,焊缝满焊。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一切程序都要按照正确的流程来进行,而且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才可以确保产品在场合当中发挥他们应有的使用性能。钢板止水钢板和橡胶止水钢板相比,优点不如橡胶止水钢板,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生锈,后期处理麻烦,所以尽可能采用橡胶止水钢板施工;(这里面,橡胶止水钢板的安装要求:止水钢板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式中部分或全部浇埋在混凝土中,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头由于塑料和橡胶的撕裂强度比拉伸强低3-5倍,止水钢板一旦被刺破或撕裂时,不需很大外外力裂口就会扩大,所以在止水钢板定位和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注意定位方法和浇捣压力,以免止水钢板被刺破,影响止水效果)
3、安装方向问题,无论是水平钢板止水钢板还是竖向钢板止水钢板,一定要使两翘曲面安装方向朝迎水面;
4、止水钢板一般都是安装在后浇带位置、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侧墙板分隔缝或施工缝处,暴露在外周期长,要做好防护处理,比如说涂刷防锈漆等措施(止水钢板规格提供)。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从以往接触的一些工程中,由于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4、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地下水的构筑物,如水池等有水的建筑,以及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水平和竖向施工缝处。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例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或者将施工缝设置在对于施工来说很不方便或很难实现的地方,例如紧贴基础梁顶设置而采用止水钢板时,由于与梁箍筋位置发生冲突很难放置。
二、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4)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
(5)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
(7)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8)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止水钢板焊接事项
止水钢板电焊机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载,否则将会因过热而烧毁电焊机或造成火灾;超载造成绝缘损坏,还可能引起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1)焊接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2)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前,应先把设备的接地或接零线拆掉,焊接完后再恢复。
(3)进行电焊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环境,清除危险有害因素和设置监护人员。当附近有其他人员和有关设施时,应采用屏护和间隔等,保证作业。

(4)换焊条时,焊工应戴绝缘手套。
(5)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大,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垫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绝缘。禁止使用简易无绝缘外壳的电焊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