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洪水灾害的易发多发地区。目前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没有经过专门的防洪评价区域评估,常见有村庄在病险水库下游洪水淹没区建房,或在河道内沟谷中建房,或在山脚下地势低洼处建房,或在山坡下切坡建房,埋下了洪水灾害隐患,一旦山洪爆发,这类房屋会阻碍行洪,壅高洪水位,甚至改变洪水流向,影响堤岸安全,人为增强了洪水的破坏能力,加之农村经济不发达,村内亦没有足
防洪评价收费标准区域评估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洪水灾害的易发多发地区。目前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没有经过专门的防洪评价区域评估,常见有村庄在病险水库下游洪水淹没区建房,或在河道内沟谷中建房,或在山脚下地势低洼处建房,或在山坡下切坡建房,埋下了洪水灾害隐患,一旦山洪爆发,这类房屋会阻碍行洪,壅高洪水位,甚至改变洪水流向,影响堤岸安全,人为增强了洪水的破坏能力,加之农村经济不发达,村内亦没有足够的防洪排水措施,以致房毁人亡,因此在宅基地选址阶段进行防洪评价区域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山区村庄被改造,农村居民点被合并重组,基于防洪减灾的宅基地规划对于保障选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宅基地选址阶段进行防洪评价,可以使宅基地尽量避开洪水灾害区,避免在以后发生洪水灾害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抗洪救灾,当无法躲避洪水威胁时,也可以提前采取截洪、分洪、护岸、防冲和清障疏浚等工程措施对洪水进行有效防御,同时还可以借助洪水监测及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提前预见洪水灾害的发生,做好人员转移。
拟建项目涉及的水利规划是《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涉及淠河治理工程。根据规划东淠河河道拟建橡胶坝址段为20 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4730m3/s,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 1.5m 超高确定。拟建的橡胶坝设计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布置在河道主河槽内,橡胶坝的建设不会影响两岸堤防的高度,能够满足现有水利规划的要求。
橡胶坝设计所采用的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采用标准符合河道规划的行洪要求;结构型式及工程布置不影响规划河道堤防实施,满足防洪标准及有关技术、管理等要求。
高桥湾胶坝的控制运行方案以坝址上游佛子岭水库和梁家滩橡胶坝的联合调度运行为基础,建立联动机制。洪水由上游佛子岭水库至高桥湾橡胶坝传播时间约为 2.6h,高桥湾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高桥湾橡胶坝的坝袋排水时间为 2.5h。根据以上情况,通过合理的调度使高桥湾橡胶坝在洪水到来之前完全塌坝,可以满足河道防洪要求。

评价重点:
(1)选址。①穿 河、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应尽量与河道或堤防正交。工程穿越河流长度,可减小对周边环境及水体的影响。②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物及引水建筑物等处,是人员与作业活动频繁之地,为了穿越管段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根据《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第3.3.8条和《人民共和国石油管道保》第 三章管道运行中的保护有关规定,穿越建筑物与上下游相邻的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物或引水建筑物等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
(2)埋深要求。①穿河建设项目的埋深应满足防洪和航运的要求,应在相应设计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并根据防洪评价报告的冲刷计算结果,结合河床地质条件和穿越施工方式,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安全埋深。②对于重要堤段或险工险段,宜采用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或水沙数学模型分析确定。③依据《防洪标准》(GB50501-94)第5.5.2条及《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第4.1.2条:挖沟 埋设穿越管段管顶的埋深,应根据穿越工程等级与相应设计洪水冲刷深度或疏浚深度要求确定,并符合表2的埋深。④定向钻敷设穿越管段管顶应埋置在河流冲刷线2.5m 以下,且穿越管段管顶到河床底部的距离不应小于 6m。对防洪等级高 的 河 流,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类别,适 当 增 大
埋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