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的栽培方式:
1.选场配料。栽培场地可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树、农作物间进行套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夏季在室内或遮阴棚种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为主,进行露地栽培。配料:每2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就需要使用干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还可适当添加辅助原料(如麦皮、米糠)等。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
食用菌培养菌架
鸡腿菇的栽培方式:
1.选场配料。栽培场地可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树、农作物间进行套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夏季在室内或遮阴棚种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为主,进行露地栽培。配料:每2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就需要使用干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还可适当添加辅助原料(如麦皮、米糠)等。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配料上,边浇水边上堆培养料,堆高2米,长宽自定,拍严实后盖膜发酵。在料中插一支温度计,当料温升至60℃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上午再进行一次翻堆工作,这个时候翻的同时还需要浇3%的石灰水进去,然后再像之样覆盖薄膜继续发酵,等待温度达到60℃以上而且维持1天就可以下田进行栽培。
3.播种栽培。挖宽1.2米,深10厘米,长度根据地形决定,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需要挖出深宽各20厘米沟用来排水。栽培前几天用3%石灰水浇于全畦床,栽培的当天还需要撒一层干草木灰。每平方米按干料计算用料20公斤,厚约25厘米,用种量10%。栽培结束后可以借用木板把料面压实整平,再薄薄撒一层干草木,然后盖土3厘米,土面之上再薄撒一层草木灰,然后就可以盖膜等发菌,3天后抖动薄膜有助于新鲜氧气的进入,帮助通风换气,每天需要进行2次。
4.发菌管理及采收。用竹竿撑起小弓棚,减少或增加棚上的草帘厚度和用制作双层竹弓双层膜的方法来调控棚内的温度至10—28℃之间,一个多月之后若是小菇破土而出,就可以把盖膜去除,轻喷水、勤喷水用以保湿,等10-20天进入菌蕾期,就可以进行采收工作了。用手左右旋转拨出鸡腿菇,削去菇脚上的泥土,装进筐里运入市场进行销售。
食用菌的生产需要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一般的产品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做到很好的防腐效果,常常用不了多久就腐烂了。重新更换新的网格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因此食用菌网格的防腐问题是重中之重。
食用菌网格网架表面采用高温浸塑处理,光滑鲜亮,防腐效果好。一般颜色为绿色,白色或蓝色。该产品是一种采用低碳钢丝焊接而成,网片结构经常采用四边双丝,为的是与边框有效简便的连接;中间十字双丝结构,以加强网格的稳固能力。

食用菌培养菌架成菇管理:成菇期的管理,可以相对粗放,但仍以保持各项管理指标的稳定为上。首先,加强水分管理。空气湿度以90%左右为宜,但可以保持再高的空气湿度至短时的饱和。 其次,食用菌培养菌架加强通风管理。由于子实体的增大,需要的氧气量相应地增加,故应适当提高通风量,二氧化碳浓度要适量。 zairanh,辅助增产提质。采收前2天,可喷施一次三维精素(喷施型)2000~2500倍液,以保障增产提质效果。采收天,即不可继续喷施,否则,将会因转化吸收不到位而造成营养浪费。
适期收获:实际生产中,食用菌培养菌架生产菇一般要求“七八分熟采收”,该阶段的子实体,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菌盖鲜亮,表皮饱满,如自然紧致和光滑;二是菌盖色泽偏深,有种诱人食欲的感觉;三是外观很嫩,有种娇艳欲滴的意思,而不是暗淡无光、死气沉沉的那种表现。此时及时采收,商品性很高。
食用菌出菇架食辅助食用菌养殖的机械设备,其一般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架子,适用于食用菌的立体化养殖,减少对土地面积的以来,提高空间利用率。来扩大养殖规模。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空气,营养等元素,所以说食用菌养殖房对于空气的流通要把控好,以免的因为空气的不流通,而出现食用菌出现死菌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