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输送机拉紧装置
为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张力,确保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不打滑,并限制输送带在各托辊间的垂度,以使输送机正常运行,需要采用拉紧装置。拉紧装置通常有螺旋式、重锤车式、垂直重锤式及固定绞车式几种。拉紧装置应尽量布置在输送带张力较小且便于布置和维修的地方。
1、螺旋拉紧装置适应于长度较短(小于80米)、功率较小的输送机,按机长的百分一到百分一点五选取拉紧行程。其参
滚筒输送机厂家
如何选择输送机拉紧装置
为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张力,确保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不打滑,并限制输送带在各托辊间的垂度,以使
输送机正常运行,需要采用拉紧装置。拉紧装置通常有螺旋式、重锤车式、垂直重锤式及固定绞车式几种。拉紧装置应尽量布置在输送带张力较小且便于布置和维修的地方。
1、螺旋拉紧装置适应于长度较短(小于80米)、功率较小的输送机,按机长的百分一到百分一点五选取拉紧行程。其参数匹配。
2、垂锤车式拉紧装置适应于距离较长、功率较大的输送机。其参数匹配。
3、固定绞车式拉紧装置用于距离长、运量大的输送机。其参数匹配。
4、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可利用输送机走廊空间位置来布置,随着张力的变化靠重力自动补偿输送带的伸长。
输送机跑偏的原因有多种,需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别处理:
调整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位置 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是皮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因为一条皮带输送机至少有2到5个滚筒,所有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皮带输送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若偏斜过大必然发生跑偏。其调整方法与调整托辊组类似。对于头部滚筒如皮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皮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相对应的也可将左侧轴承座后移或右侧轴承座后移。尾部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部滚筒刚好相反。经过反复调整直到皮带调到较理想的位置。在调整驱动或改向滚筒前准确安装其位置.
张紧处的调整 皮带张紧处的调整是皮带输送机跑偏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重锤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油缸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保证滚筒轴线与皮带纵向方向垂直。具体的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与滚筒处的调整类似。
双向运行皮带输送机跑偏的调整 双向运行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跑偏的调整比单向皮带输送机跑偏的调整相对要困难许多,在具体调整时应先调整某一个方向,然后调整另外一个方向。调整时要仔细观察皮带运动方向与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个进行调整。重点应放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调整上,其次是托辊的调整与物料的落料点的调整。同时应注意皮带在硫化接头时应使皮带断面长度方向上的受力均匀,在采用导链牵引时两侧的受力尽可能地相等。
跑偏是皮带
输送机运转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故障,长时间的跑偏运行不仅使胶带边缘严重磨损,而且会出现胶带撕裂和刮损等突发性事故。本文分享皮带输送机胶带跑偏的调整方法。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胶带跑偏规律如下:
(1) 跑松不跑紧:胶带机运输过程中,如果前后滚筒中心线不平行,造成胶带两侧的松紧程度不一样,则胶带向松的一侧跑偏;
(2) 跑高不跑低:支承托辊不在与胶带运行方向平行的同一个水平位置上,而是一头高一头低,则胶带就会向高的一端跑偏;
(3) 跑后不跑前:托辊不在与胶带运行方向垂直的截面上,而是一端前,一端后 (按胶带运行方向而定),则胶带就会向后的一端跑偏。
托辊调偏法,如果胶带空载总向某一边跑偏,可在胶带跑偏侧中心位置,将一组托辊支架与机架联接的4个固定螺栓卸掉3个,留下一个当轴。当胶带向人所站立的一侧跑偏时,可将支架沿胶带运行方向向前移动适当角度;反之,当胶带朝另一侧跑偏时,可将支架逆胶带运行方向移动适当角度,再固定,跑偏就会自然消失 (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槽型调偏托辊,利用胶带“跑后不跑前”的规律)。
拉紧装置法,如果胶带空载和重载运行时都向同一侧跑偏,说明胶带两侧松紧程度不一样,应根据“跑松不跑紧”的原理调整前后滚筒处的丝杆或配重等拉紧装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