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消除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的遗迹,从1955年 3月 1日起,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以代替原来面额较大的旧人民币。规定第二套人民币 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 1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11种券别,分别是纸币 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1元、 2元、 3元、 5元、10元、硬币 1分、 2分、 5
...
-
一、60版壹角券,俗称“枣红”版。1962年4月20日发行,从1971年11月开始,银行只收不付。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为菊花图案,无水印。其显著特点是票面颜色呈桔红色。新挺市场价约450元。
二、62版壹角券,俗称“背绿
...
-
第三版人民币涉及的品种较多,各种面值的版别不少,尤其是1角券最为复杂。在这次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中,1980年发行的铜镍合金硬币赫然在列,由于许多集藏者对第三版人民币的认识均局限于纸钞上,因此忽视了对1角、2角、5角和1元银币的收集,特别是一些标注第三版人民币的定位册中没有上述4枚硬币的位置,形成了认识上误区。可以预
...
-
人民币是国家政权发行的有价票证。自1960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并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1角券纸币开始。至2000年7月1日,该套纸币停止使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长达40年的漫长时间里,第三套人民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活跃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挥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货币需要量增长较快,于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 4月27日起,陆续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共发行了 9种券别,15种版别,分别是纸币 1角
...
-
发行新版人民币是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为国庆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发行新版人民币是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经济发展的 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货币制度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
...
-
1948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山东省政府和陕甘宁、晋绥西边区政府同意,特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当天,即发行这三区的本位货币人民币。第一张人民币,即“000000
...
-
自2002年12月31日起,电话磁卡将在全国范围内停用,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磁卡,还有没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武汉收藏品市场的相关专家。
一些收藏电话磁卡的专家认为,从以往的例子看,邮票市场上从解放初期发行的老纪特票向文革票、JT票和编年票过渡;钱币市场中第一、第二、第三版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
...
-
人民路上有一条曲尺形的小街,每到周日清晨,小街的两边旧货摊一字排开,人头攒动,地摊上杂放着旧瓷竹刻、像章古画、牙雕老玉、旧家什……看得你眼花缭乱,古玩摊上有真品,但大多数是赝品,“克隆”的,做旧的鱼目混珠。觅宝人中也不乏文人雅士有来淘宝的、有来“拣漏”的,也有来练眼力的,日久天长也有练出鹰目的,藏家老手大都是从地摊上走
...
-
翡翠,人们称之为玉中之王,有着7000多年的爱玉、崇玉历史的中国人对翡翠情有独钟,因为它是东方人的珠宝,最能衬托出东方人的美。翡翠具有独特的个性,它既可以作为玉雕琢,也可以作为宝石用来镶嵌首饰。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收藏翡翠。
&a
...
-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经验者确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的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
...
-
古代碑帖作伪有重刻和翻刻法、伪刻法、嵌蜡填补、染色充旧、题记作伪、影印和锌版、刮、补、涂墨、套配、印章、墨气和装璜作伪等手段。
重刻和翻刻即原物已毁或早已失传,因而重刻的叫重刻本。这种本因为原石不存在,拓本又极稀少,或已成为孤本,或者根本
...
-
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很早就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其实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的工具来说仅是四样之宝,就已受文人的喜爱、珍藏重视。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明清尤为大量发展了一切文房所需之物,对这些文具辅助工具也是精心设计、购置、摆设。至使其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装饰、陈设之工艺美术品。这时期出现了许多
...
-
邢窑——唐代 胎质细洁、釉色白润。 今河北省临城县(当时属邢州) 。
邛窑——隋代至宋代,唐尤为著名 以烧制青釉、褐釉、绿釉、彩绘等器物为主,除烧制盘、碗之外,还有各种瓷塑玩具。 今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古属邛州) 。
&
...
-
一、中国家具源流
中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方式交替消长。至宋代,垂足坐的
...
-
1、古画鉴定的主旨:
即通过鉴定达到什么目的,作出什么结论。概括说就是分清真和伪,具体说则包括辨真伪、明是非、评价值三个方面。辨真伪,即鉴定作品的真与伪,主要对象是有款作品,作者署有名款或钤有印章;明是非,即判定作品属于某代或某人,主要对象是无款作品,画面无作
...
-
古籍版本除了具备阅览研究的功能外,同古董一样具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岁月的流逝,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越来越少。这使得一些孤本、善本、珍本秘籍,也成为无价之宝。正因为如此,历代都有书商采取各种手段,私下将古籍版本加工作伪,对藏家进行欺诈,以牟取暴利。早在明代,汲古阁主人毛晋就在征购宋元本时出高价按页给钱,于是就有人制造
...
-
用文献资料时,有一个用书真伪的问题。特别是在众多的古代文献中,存在着一部分伪书。辨伪的目的,在于恢复书的本来面目,以便更好地利用,而不是对伪书一概排斥,因为有些伪书同样具有文物考古的价值,如仿宋元本是最为珍贵的古籍版本。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辨伪是阅读研究的第一步。在阅读和研究之前做一些辨伪的工作,比如知道古籍有
...
-
一、版本作伪的原因和历史
制作伪本和制作伪书的原因不同,伪托古人著书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一般来说有三条。一是社会原因。由于历代兵燹动乱,自然灾害,典籍的散失与积聚变动极大,原书佚失,后人据记载而伪造古书。二是政治原因。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
...
-
版别一词起源于唐宋翻砂铸钱法。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明代铸钱工艺过程是这样的:木框中填木炭末,排放锡母钱,底面两筐为一套。每套一次所铸钱,称为一版。后来人们将任何古钱凡形制和钱文极为相似者称为一种版别。
古钱版别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代铸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