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SHENG牌红外线遥控全功能落地扇电路解剖与维修
 本风扇以BA8206BA4L集成电路为核心,配合少量外围元件共同构成电路简单、功能比较齐全的红外线遥控电脑控制落地扇电路。电路采用轻触开关和电子定时器取代传统机械式开关和定时器,它除了具有传统电风扇的“强、中、弱”风速控制外,还增添了“正常风、自然风、睡眠风”三种风型选择,设有最长7.5h四挡累进电子定时控制,并提供一组独立彩灯控制,一组非独立摆头控制功能,且具有中风速启动,自动记忆设定程序及按键蜂鸣器声响和发光二极管显示作正确输入有效报警功能。为方便维修,特根据实物描绘出本风扇的电路电原理图如图1、图2所示(随机未附电原理图)。本机由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控制执行电路两大部分组成。下面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BR> 一、红外线遥控发射器的工作原理<BR> 红外遥控发射器电路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BR> 本电路主要由编码调制集成块IC1(BA5104)为核心。其中{1}、{2}脚即C1、C2端为用户码选择端,它对应于图2主控制电路中的LED11、LED12发光二极管。若采用图2中的接法,{1}、{2}脚应接地;本风扇采用{1}、{2}脚悬空的接法,故对应的LED11、LED12可省去不用。集成块的{3}、{4}、{5}、{6}、{7}、{10}脚分别对应电脑风扇的“关、开、风速、风类、定时、摆头、彩灯”功能,{12}、{13}脚外接455kHz的晶振和两只100pF的瓷片电容,与内部时钟电路组成振荡电路,{16}脚为+3V电源电压输入端,{8}脚是接地端。当按动K1~K6中的任一轻触按键时,遥控数据指令便由BA5104根据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由{15}脚(DO端)输出,并经过三极管Q1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LED2发出已调制的各项控制指令信号。<BR> 二、红外线遥控风扇主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BR> 红外线遥控电脑风扇主控制电路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BR> 主控制电路主要有电容降压半波整流稳压电路、红外线遥控接收解调电路、455kHz时钟振荡电路、工作状态指示报警电路和可控硅驱动控制电路等,可选择手动或遥控操作模式。采用遥控模式时,红外线遥控编码发射器采用BA5104电路,红外线遥控解调器可配用BA5302电路。BZ1为455kHz晶振,LED1~LED10为风扇工作状态指示发光二极管,S1~S6为风扇操作轻触按键开关,T1~T5为控制风速、摆头及彩灯功能转换用双向可控硅元件。本机主控制器为BA8206BA4L,具有三种风型选择(正常风、自然风、睡眠风),每一种风型又具有三种风速(强风、中风、弱风)可供选择,并且还具有四挡累进电子定时(0.5h、1h、2h、4h)。BA8206BA4L为功能较齐全的电脑风扇控制专用集成电路,该系列共有BA8206B-N3/N3K/N3KL/N3L/A4/A4K/A4KL/A4L八个品种,当其系列的集成电路芯片损坏后,可用与其内部电路完全相同的HS8206B系列(后缀完全相一致的集成电路)直接互换。<BR> BA8206B的极限参数如表1;直流特性参数如表2。该系列集成电路芯片有两种封装形式,即后缀无L的为18脚DIP封装;后缀含L的为20脚DIP封装。区别在于含L的增加了一组独立的彩灯控制功能。各系列的集成电路引脚功能如表3(见下期第六版)。<BR> 下面介绍各控制键的功能原理:<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关(OFF)”键:在风扇运转时,按此键可随时切断风扇电机电源,风扇停止运转,所有的发光二极管均熄灭,控制电路恢复原始静止状态,并记忆关机前的运行模式(但定时和睡眠风功能不会被记忆),待下次按此键启动开机时,便会按记忆模式运行。对于后缀无K的芯片,此键只起关机作用,并记忆关机前的运行状态,而启动开机时则须按“开/风速(ON/SPEED)”键;对于后缀有K的芯片,按此键以中风速启动风扇,3秒钟后恢复弱风(初次上电)或者以记忆的风速运行。<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开/风速(ON/SPEED)”键:当风扇静止时,它为启动键,风扇以中风速启动(主要是为增大启动扭矩),3秒钟后自动回复到设定记忆的模式运行(若第一次开机,则回复到弱风速状态)或者以记忆的风速运行;当风扇在转动状态时,按此键则可选择风速的大小,即此键为风速选择键,风速则按“弱(L)→中(M)→强(S)→弱(L)……”三挡循环模式选择,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5~LED7同时被点亮,指示当前的风速状态。<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风型(MODE)”键:选择风型的类别,即每触动一次轻触按键则改变一次风型,按此键可在“正常风(ZC)→自然风(ZR)→睡眠风(SM)→正常风(ZC)……”间循环选择,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8~LED10同时被点亮,指示当前的风型类别。<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dzdqw.com/dianqi/UploadFiles_6262/200610/200610921751442.jpg" border=0></P>
<P align=left>其中正常风:风扇按预先设定的“强→中→弱”风恒速运行;自然风:风扇则按电脑预先编排的程序作不规则运行,并配合风速键的设定,可分强自然风→中自然风→弱自然风,来模仿大自然的风吹效果;睡眠风:风扇电机进入自然风电脑程序控制,根据人的体温入睡后会慢慢下降的规律,风扇的风量亦会慢慢减弱,其减弱规律如下:1.若最初设定为强风时,风扇则按强自然风运转,半小时后再转为中自然风运转,半小时后再转为弱自然风,直到预定时间结束或被关机为止;2.若最初设定为中自然风时,风扇则按中自然风运转,半小时后再转为弱自然风,直到预定时间结束或被关机为止;3.若最初设定为弱自然风,风扇将一直按弱自然风运转,直到预定时间结束或被关机为止。<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定时(TIMER)”键:可设定电风扇的运转时间。预定时间每按一次此键则增加0.5h,循环选择,可通过0.5h、1h、2h、4h四段累进计时,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会被逐个点亮。当这四个发光二极管都被点亮时,最长定时时间为7.5h。定时时间由四个发光二极管指示。对于后缀为N3的芯片,则为1h、2h、4h、0h、1h……循环选择一种定时时间;对于后缀为A4的芯片,可分别设置0.5h、1h、2h、4h四段式累进讲时,每按一次此键,电子定时器则可延时0.5h工作时间,共有0.5h~7.5h十五次选择,第十六次按“定时键”时,四只定时显示发光二极管全部熄灭,表示取消定时,电风扇将一直工作至按“关机键”关机为止。<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摆头(SHO)”键:可控制格栅电机M2的开与停,作为风向即摆头控制。当电风扇在运行时,按此键可控制电子摆头电机M2运转;当电风扇停止运行时,按此键则无效。<BR> 按压主机面板上或遥控器上的“彩灯(SWING)”键(仅后缀为L者有此功能):此键只控制彩灯的开启与关闭。按一下灯亮,再按一下灯灭……此键为独立操作键。因此,此键的操作与电风扇是否转动无关。<BR> 本机接通电源后,每按动一次任一按键,∮27mm的压电陶瓷片HTD1即发出“滴……”声确认音,则表示该键按动操作输入有效。当采用遥控操作时,同样也会发出键音,不同的按键发出的键音也有区别。<BR> 本机电源由图2(见上期第六版)中220V的交流市电通过保险管(1.2A/250V)后,由电阻R9、R10、R11和电容C1以及整流二极管D1、D2组成简单的电容降压半波整流电路,再由电阻R4、R5和电容C2、C3、C4以及稳压二极管ZD1共同构成“π”形滤波稳压电路,输出-5V的直流工作电压输入至主控制电路IC1的{19}脚作为该电脑芯片的工作电源。ZD1是5.1V的稳压二极管。<BR> 三、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BR> [例1]故障现象:电风扇摆头功能失效,其他功能正常。<BR> 分析与检修:操作各种“风速及风类”键正常,说明该故障只与摆头控制电路和摆头执行元件M2电机有关,与其他电路无关。摆头电机内的齿轮磨损亦将造成摆头失灵故障。<BR> 依据上述思路,首先对其主控制电路中的可控硅T1(摆头装置控制元件)进行测量,A2端能随着摆头键的操作,电压作高低变化,但摆头电机却无任何反应,说明故障不在控制电路元件上,而在执行元件上。焊开摆头电机M2的引线一端,改用“电阻测量法”测其M2两端的电阻值为无穷大,表明该电机线圈已经开路。更换一只同规格型号的电机,试机,故障排除。<BR> [例2]故障现象:操作面板上的“风型”键,所对应的“正常风”、“自然风”、“睡眠风”三挡发光二极管无反应,而在用力重压该键时,才显示操作有效(根据发光二极管点亮显示而知),而遥控操作正常。<BR> 分析与检修:这类故障极其简单,一般是由于面板上的按键装配不当造成位移或导电橡胶不良。对于面板上的按键装配不当,必须重新安装。导电橡胶表面碳膜脱落,可截取一段∮0.5mm长12mm的不锈钢丝,弯成订书钉的形状,压入橡胶键里,即可解决。<BR> [例3]故障现象:“强风”挡停转,其他风速挡正常。<BR> 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可判断风扇电机M1未损坏。怀疑是“强风”挡控制器件双向可控硅T2的A1与A2两极可能烧坏开路或者是控制极G上的隔离电阻R7开路损坏。仅自测线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现双向可控硅控制极上接的隔离电阻R7表皮烧黑,焊下T2测量。用下述办法可快速判断可控硅好坏:首先把20μF/200V的电解电容,万用表电表的R×1挡或R×10挡充电5秒钟,然后将万用表拨在R×1K挡,黑表笔接双向可控硅的A2端,红表笔接可控硅的A1端,再将充电后的电解电容正极接可控硅的控制极G端,负极去触碰可控硅的A1端。这时,如果表针作大幅度的摆动后并停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说明待测的这个可控硅是好的;对电解电容二次充电5秒钟后,对调表笔,调换电容极性,照上述方法再测一次。这时,如果表针作大幅度的摆动后并停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说明待测的另一个可控硅也是好的。反之说明待测的这个可控硅损坏。实测T2的A1与A2两极间已经开路。当其T1~T2中的任一个小功率双向可控硅损坏后,可用与MAC97A6同规格性能的其他型号的代换,只要分清引脚极性即可直接互换。代换型号有:BCR1AI、BCR1AM、MAC94A4、MAC97A8、Z0105等型号。选用新品元件将以上烧坏的两只元件更换后,试机恢复正常。<BR> [例4]故障现象:风扇红外线遥控失灵,手控操作正常。<BR> 分析与检修:根据手控正常,可排除主控制电路中晶振BZ1和电容C4、C5损坏的可能。按图3接法将遥控器发射窗靠近红外接收管D1(相距在10mm以内),按动遥控器上的各键,如表针在5μA~20μA范围内摆动,表示发射功能正常;若按某一键时微安表无变化,则表明该按键失效;若相继按动各按键均无反应,即可判定为遥控器红外线发射电路有故障。按压本机红外线遥控器上的所有按键,微安表的指针无反应,由此表明故障是因发射器造成。打开发射器外壳,目测元件、引线及焊点,有无明显损坏开路元件及接触不良和脱焊现象。用“电压测量法”检测遥控编码发射芯片IC1(BA5104){16}脚电源电压正常,{12}、{13}脚晶振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脚的电压值微乎其微。按压任一键时,电压仍没有上升,说明振荡电路停振,工作不正常。怀疑晶振YRC损坏,首先将其更换为同型号频率(455kHz的晶振),按动遥控发射器上的任一按键,微安表表针均在5μA~20μA范围内摆动,证明发射功能恢复正常。试着对本机遥控操作,遥控功能恢复,故障排除。<BR> [例5]故障现象:按压任一键,所对应的功能均不动作,指示发光二极管也不亮。<BR> 分析与检修:将电源线拔下测量发现保险丝管熔断,致使二次开机不动作,无指示的现象。首先采用“电阻测量法”(在断电情况下),检查电源电路中的元件正常与否。经检查证实稳压二极管ZD1(5.1V/1W)击穿短路损坏而造成烧断保险丝管的故障。<BR> 换为新的5.1V/1W的稳压二极管和保险丝后,接通电源,测量稳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5.1V正常。试验各功能按键,均恢复正常。<BR> [例6]故障现象:遥控或手控操作,有时无论怎样操作按键,均不能使风扇正常工作。<BR> 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首先采用例4中介绍检测遥控发射器功能好坏的办法,排除遥控器本身故障之后,则说明该主控制电路芯片的工作不正常,要使主控制芯片IC1(BA8206BA4L)正常工作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5V的工作电压;二是要晶振电路正常振荡工作;三是要各个按键正常。实测属于晶振不良形成该故障。于是将晶振更换掉,故障排除。<BR> [例7]故障现象:风扇接通电源后,无论“风速”处于何种挡位,扇叶均缓慢转动。<BR> 分析与检修:此类故障一般是由风扇电机前后端的支撑轴承装配不当所造成。拨动扇叶发现很吃力。由此说明是因轴承装配不当或者轴承上的润滑脂干涸形成此现象。打开电机,看到前后端轴承的内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痕迹,并且含油毛毡干枯。更换同直径规格的轴承,并把毛毡正反两面用优质锂基油脂涂覆饱满。最后再用高级缝纫机油滴几滴在毛毡上重新装配好,试机,电机转速立即恢复常态。<BR> [例8]故障现象:风扇摆头动作不灵敏,当按“摆头”键时,风扇转过一个角度(60°)却不能返回,并有“咯吱……喀嚓……”声响。<BR> 分析与检修:既然能摆头而不能返转,即说明摆头电子控制电路无问题,故障原因在机械执行电路。摆头格栅同步电机M2内装有齿轮箱和线圈,能摆头即可排除电机内线圈的毛病,打开摆头电机外壳,看到主动齿轮的一部分轮齿遭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每到磨损严重处,摆头动作失效。将主、从动齿轮一同换新后,摆头动作灵敏度恢复如初。</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dzdqw.com/dianqi/UploadFiles_6262/200610/200610921752172.jpg" P <></P>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