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血与止血
    血液从伤口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常见于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擦伤等。
    若皮肤无伤口,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向体内的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引起内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诊断也不甚明了,处理较为困难,多需去医院诊治。
    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在急救出血患者时,应沉着勇敢,分秒必争。
    外出血有不同种类,其止血方法也各不相同,常见如下:
    (1)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从创面或创口四周渗出,出血量少,色红,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危险性小。止血时,在伤口上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布片扎紧就可止血。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缓慢不断地自伤口流出,其后由于局部血管收缩,流血逐渐减慢,危险性也较小。一般拾高出血肢体以减少流血,然后在出血部位放上几层纱布,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3)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出血来自伤口近心脏的一端,呈博动性喷出,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动脉出血急救,一般使用间接指压法止血。
    止血方法:
    (1)间接指压法
    即在出血动脉的近端,用拇指或其余手指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在动脉的走向中,最易压住的部位叫压迫点,止血时要熟悉主要动脉的压迫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因手指容易疲劳,不能持久,所以只能作为临时止血,必须尽快换用其他方法。
    间接指压法的常用压迫部位如下:
    ①头部出血
    头部前面出血,要压迫颞动脉。压迫点在耳朵前面,用手指正对下颌关节骨面压迫。头部后面出血要压迫枕动脉,压迫点在耳朵后面乳突附近的搏动处。
    ②面部出血:要压迫面动脉,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半寸的地方,用手指正对下颌骨压住。
    ②颈部出血:要压迫颈总动脉。用手指按在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但无论何时,都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
    ④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压迫点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压迫。
    ③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使伤肢外展,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
    ⑧手掌出血可用两手的拇指,放于前臂远端掌侧面的内外侧(中医诊脉处),将桡、尺动脉压于挠、尺骨上。
    ⑦手指出血:可用两手或一手拇指平放在受伤的手掌上,其他四指放于手背部,加压后即可将掌动脉弓压于掌骨上止血。
    ⑧大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搏动处,用手指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
    ⑨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与跟骨之间和足背皮肤皱纹的中点。
    (2)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
    四肢膝、肘以下部位出血时,如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将一个厚棉垫或绷带卷塞在肘窝或肘窝部,屈曲腿或臂,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缚住。
    (3)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分橡皮止血带、布制血带和临时止血带等。止血带放置于出血部位的上方,将伤肢扎紧,把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目的。此种方法较牢靠,但只适用于四肢血管的止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准备放置止血带的部位用毛内、纱布、棉花或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两圈(两圈须靠近些)为止,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中指之间拉出固定。
    ②临时绞紧带止血法
    没有现成的止血带时,可用手边的现有材料如三角巾、布腰带、绷带、手巾等作绞紧带使用(但禁用电线或绳索)。在伤口近心端放好衬垫后,用临时制作的绞紧带在垫上围绕肢体拉紧打结。绞棒插在外圈下,提起绞紧,将另一头套在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头,固定绞棒。
    临时绞紧带止血法
    使用止血带时的注意事项:
    ①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部应绑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部位不可上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脑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力不够大,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
    ②上止血带时,必须以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不能直接绑在皮肤上。
    ②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博和使出血停止为度,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仅压住静脉回流,出血反会更多,而引起肢体肿胀和坏死。
    ④止血带每隔1小时(上肢)至2小时(下肢)应松解一次,每次松解l一2分钟(此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则每隔半小时松解一次,松解时应慢慢解开,否则,势必使可能已凝固在血管破裂处的血块脱落,而重新引起出血,可于松开后移置到较原来上止血带稍高的位置重新绑扎。
    ⑤上止血带要有显明的标志,并应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⑧上止血带的肢体应固定好,冬季要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
    ⑦应严格掌握止血带的应用方法,能用其他方法临时止血的,就不轻易用止血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