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食怎么吃?
    现代社会,吃得越“好”,罹患心脏血管疾病的比例也越高,改吃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认为只有扬弃各类肉食,才能保持健康。留心观察街头,不难发现,标榜健康、美容的素食餐厅 越来越多;而到中午休息时间,素食餐厅的食客都是来自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吃素,不再只限 于某些宗教上的原因,更多人吃素,是着眼于身体健康,或是在长久的大鱼大肉之后,为口腹寻求一种清新的调剂。
     一、吃肉?吃素?
     文化界吃素的人很多,企业界吃素的人也不少。作家詹先生曾经是“北京所有好吃的餐厅都去过”的美食主义者 却因为在书上读到动物被杀死以前,由于惊恐、愤怒,体内会分泌毒素,而且人类的肠子长,肉食在肠中停留太久易腐败,于是开始认真吃素。某大型集团的董事长张先生几年前开始吃素。他觉得长期奔波下来,健康状况大为衰退但 吃素使他的糖尿病大有改善。
     素食,是否真如那些素食主义者所说的。是最适合人类的饮食方式?还是像很多人所怀疑的,一定会导致营养不良?一位先天就吃素的营养师认为,只要懂得营养搭配,吃素不会营养不足,唯一可能缺乏是维生素B12,含量虽然比较低,但还不致发生恶性贫血。有医生认为,只要吃得对路,素食绝对优于肉食。
    二、吃素好处多
    素食究竟有哪些优点?“吃得对路”又是指什么呢?有中医指出,肉类食物会使血液呈酸性、浑浊,而所有的病都是“血液浑浊产生的”。这位身兼数职,有5O年行医经验的中医翘楚,吃素3O多年,每天还固定喝一大杯由菠菜、海藻、红萝卜等打成的果菜汁,对病人也要求吃素。以西方的营养学观点来看,素食目前在科学上的好处。一是素食不含胆固醇,且饱和脂肪酸很少(牛奶和蛋除外),因此发生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很少。 另一个好处是素食中富含纤维质(肉食中没有纤维质),又可以带走体内过多的脂肪、胆固醇和其他杂质,并避免便秘、痔疮的发生。
    对于本身吃素的人来讲,素食的好处似乎不止这些。 吃素食多年,现在“不小心吃到肉会拉肚子”的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吃素以后,他一家几口都没有生过病,而且睡眠时间,也从8小时减少到5小时就足够。不喜欢“以吃的方式办事”的林清玄,还趁着吃素,推掉所有应酬,捡回来很多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位曾得过金鼎奖、时报文学奖等很多文艺大奖的名作家说,“我觉得我文章越写越好,是因为吃素后头脑比较清楚。” “吃素。不再只限于某些宗教上的原因,更多人吃素,是着眼于身体健康,或是在长久的大鱼大肉之后,为口腹寻求一种清新的调剂。” “吃素最好补充牛奶和蛋,因为这两种食物中富含纯素食中较缺乏的维生素B和钙质。”
    三、吃得够还要吃得对
    素食既然有那么多的功效。为什么有人吃素,却依然体力不济、甚至恶性贫血呢?营养师指出,为了获取足够营养,素食的量要多一些,而且种类要均衡,不能光吃青菜和酱瓜。此外,吃素最好补充牛奶和蛋,因为这两种食物中富含纯素食中较缺乏的维生素B和钙质,而且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孕妇和小孩最好不要吃纯素。
    其实一般对营养没有太深刻研究的人,也可以籍由一些很简单的方式从素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林清玄的原则是“青、红、白、黑”四色食物每天都有。医生则认为一般人只要符合蛋、奶、五谷、根茎类、油 脂类、蔬菜类和水果类五类,也就不会营养不良。但有病的人,某些饮食得受限制,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仅要吃低盐食物,还因为胡萝卜(汁)、芹菜 (汁)的钠含量特别高,也必须限制食用。
    四、素食馆子不宜多食
    好不好吃,往往是决定现代人饮食的重要因素,所以尽量现代人常常吃得多,营养结构还是不均衡。
    普遍说来,肉食的确要比素食来得可口。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吃惯了素食,就不想吃肉。甚至于一吃荤就不舒服 许多素菜馆子为了吸引食客,不但把菜色做得很花哨,而且,正像有的食客的评价:太腻。医师建议,为了真正达到素食保健的目的,“炸得太厉害、味道太浓的”还是避免为宜。
    为了保存更丰富、完整的营养,部分素食者也有生食的习惯,但为了避免吃下太多农药,他们都宁可多花一半的钱,购买无公害蔬菜。由于大部分的蔬菜上,细菌寄生虫、农药都可能有,基于安全的理由,还是牺牲一点营养,煮过后再吃比较妥当。当癌症、中风、心脏病在中国十大死因中名列前茅时,人们逐渐警醒起来,并极力寻找解救的方法。
    素食,也许像人们所形容的,是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一种“复古”,也或者正如素食主义者所多方引证的,是最符合人类生理结构的一种饮食方式。 无论如何,在决定是否也加入这股流行风前,应先听听一些营养学家的意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