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饮食调护
    发烧时,机体的变化,首先表现为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增加;同时,又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消化能力减弱。其次是水的需求量更多。退烧时,因出汗而丢失大量水分及无机盐。
    因此,发烧时孩子最需要的首先是水。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由于受到食欲和消化功能减弱的限制,故不能急于强迫孩子进食,应注意对患儿的饮食调护。此时的饮食调护原则是:第一供给充足的水分,第二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三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第四饮食应以流质及半流质为主。
    1.发烧时的流质饮食
    牛奶:一岁以内的乳儿以牛奶为主要食物,在未加辅食前无法吃其它流质,可将牛奶稀释,增加水分,利于吸收。加米汤也可,因米汤的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酪蛋白(不好消化)分子链变短,分子变小而易于吸收。
    米汤:用质量好的大米熬制,不加碱,以防破坏维生素。粥熬好后,滤去米渣即可食用,可加适量糖及盐调味,以增加热量及补充钠盐。米汤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不仅提供热量,而且水分充足,便于肠胃消化吸收。
    绿豆汤:绿豆可入药、性凉,有清热解毒祛暑的作用。绿豆汤煮好后,可加适量的糖、盐饮用,既能供给充足的水分,还有营养及治疗作用。
    西瓜汁:夏季用。西瓜又名寒瓜,果内含磷酸、苹果酸、果糖、葡萄糖、蛋白氨基酸、番茄色素、胡萝卜素、蔗糖镁、维生素C等。其味甘性微寒,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除烦的作用。西瓜皮,中药称西瓜翠衣,性甘凉,利尿作用优于西瓜。瓜瓤及瓜皮均可榨成果汁食用,也可加适量凉开水稀释后放少许糖饮用。
    鲜梨汁:秋季用。梨入药,性甘寒,有润肺、清心、止热咳、消痰等作用。生梨清热、化痰、止咳、生津;熟梨滋补肺阴。梨含大量葡萄糖枸缘酸、维生素C,孩子发烧并有咳漱时,吃鲜梨汁最好。
    鲜桔汁:秋冬季用。桔子含有大量维生素C及钾等矿物质。桔皮、桔络、桔核均可入药,有祛湿化痰、清肺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效。榨汁时,可在洗净后连皮拨开,两半对挤,吃时亦可加适量水及糖。
    如无鲜果汁也可以用罐头果汁代替,其优点是不受季节及地区限制,缺点是维生素少,糖分高,食用时必须稀释。
    藕粉或杏仁粉:根据孩子味口和需水量可稀可稠。注意用沸水冲熟(冲前先用凉开水少许调成糊状),充分搅拌。因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好吸收。
    代乳粉:与牛奶相似,以植物蛋白质为主,其它成分与牛奶相近,营养价值较高,比牛奶易于吸收,或稀或稠可根据患儿的需要调制。
    2.发烧时的半流质饮食
    米粥:粥以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当,极适合病弱小儿食用,可加糖或少量咸菜调味。
    蛋羹: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含水量多。冲鸡蛋时最好用温水,水量多些,蒸的时间不易过长,使蛋羹细腻软嫩,易于消化。
    面片汤:和面要软,擀面要薄,切块要小,煮的时间要长些,达到软烂易于消化的目的。可加适量鸡蛋、香油、盐、味精、菜汤调味,促进食欲。
    选用以上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病急性期或高烧期应多用流质,恢复期或退烧期多用半流质。
    (2)发烧时患儿食欲不振,不可勉强喂食,待下顿饥饿时再吃,但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可饮用糖盐水。
    (3)两岁以下幼儿采用上述食物时,应注意病前体健时是否加过同样饮食,如未加过的食品,千万不能在发烧期间突然加入,以免导致腹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