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建构国有公司有效的治理结构以确保出资人到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中的核心,是国有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问题,即国有股(含法人股)一股独大问题的解决。其实,一股独大并非部分国有企业治理低效的根源,那么部分国有公司为什么治理低效。
一股独大并非低效根源
一股独大一般指在公司股本结构中,某个股东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一般有两种情况:占据51%以上
...
-
由于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制和机制,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涉及到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人事体制及政府机构设置的改革,是一项触及各方面利益调整的系统工程。建立出资人制度仅仅依靠政府发文件是不够的,政府行政法规解决不了现行法律的障碍,需要立法先行。应当先立法,后行动,充分认识到立法的紧迫性和法律必要的前瞻性、超前性。
有的人归纳出深圳模式、上海模式、武汉模式、宁波模式等等,我以为
...
-
引入强有力的控股股东是国有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十多年国有企业改革有了很大程度的推进,但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换。其中过分强调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不能很好地借助外力、彻底摆脱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独大的情况下,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往往形同虚设;企业员工观念相对保守、落后,无法适应现
...
-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出资关系,对此,必须着力创造实现国有资产由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的条件,建立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
第一,实现国有资产产权清晰。产权明晰是实现资产管理的前提条件。从宏观上讲,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理顺国有资产产权与非国有资产产权、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
...
-
国有资本的“有退有进”迫切需要规范发展中的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办法》的出台实施为规范我国产权市场提供了依据。专家指出,要把中国的产权市场一步一步推向规范和成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随着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从产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产权交易机构约二三百家。产权市场设立的分散,加上在产权交易、监
...
-
如何协调置换国有资本的几种力量,平衡其利益矛盾,不仅是当前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交易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而且也会对中国未来社会结构之变动产生长远影响。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内部研究报告《置换国有资本的四种经济力量之协调研究》,于2004年1月30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以《调查·研究·建议》内刊(3)上报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日前,
...
-
第一条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联合发布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
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并已取得企业法人资格或申请
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以下统称“企业单位
...
-
分析中国174000家国有企业(截止2001年底),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化。中国有一些盈利状况相当好的大型国有企业,多为中央管理且/或公开上市企业,其中有些是在香港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是亏损的。亏损企业绝大多数为国有中小企业。地方管理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利益地方化”(如工资)和“负债国家化”(如因不良贷款而致的银行再资本化,无资金积累的养老金负债)问题。因此,这样一个国
...
-
产权交易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企业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保证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和惯用做法。作为我国生产要素市场扩展和升级的必然结果,产权交易市场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产权交易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顾忌;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虚化、产权转让的动力和压力不足;体改不配套所造成的外部约束等使产权市场交易步履维艰,产权交易市场迟迟不能迅速发展,没有对社会经济起
...
-
新兴的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柜台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方面从主板逐步分离出中小企业板块,然后过渡到创业板;另一方面从技术产权交易所,通过资源整合和机构重组逐渐分离出与创业板衔接的柜台交易系统和形成现代产权的交易体系。从而构建新兴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框架,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和需求。
创业资本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
...
-
发展境外投资与经营事业,是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一个重要领域。十多年来,境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了长足的发展,较大地增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但对境外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特别是如何管好境外国有资产,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借此研讨会的机会,对几年来,我承担这一方面国家科研课题的调查研究情况和初步体会,提出一些探讨性看法。
一、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首
...
-
推动企业产权制度变革,首先必须对企业产权有科学的认识。从目前流行的研究看对企业产权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空缺,即各种认识集中在产权制度所有权方面和产权制度治理结构设计方面,而对于产权的管理方面却缺少对企业实际运行活动的研究。从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自主活动的生命组织来看,产权变革是为了使企业摆脱政府的附属物地位,成为有动力、有活力的独立经营组织,这是产权变革的直接动因。只有作为独立的组织,企业才可以进入市
...
-
1、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上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对于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人们目前比较普遍关心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如何界定的问题,也就是认为国有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界定不清,导致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因而主张应该把国有产权改革的重点放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上。法人治理结构所回答的问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如何界定。因而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未能界定清晰,从而导致国有企业产权
...
-
产权的自由流动、交易,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因此,研究和探索企业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通过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融资发展和国家的融资建设,以及企业资产运作的保值、增值,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 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客观上
...
-
国有资产是国家作为投资者以各种形式的投资而依法拥有的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属经营性资产范畴,是国家投入市场经济领域从事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活动,以盈利为目的,依法经营使用的资产,是国家资产不断增长的源泉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搞活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政策,但由于管理工作滞后,致使许多国有企业不惜采取种种手段,隐瞒、侵占、瓜分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严重侵蚀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合法
...
-
国有企业经过了10年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却始终未能很好解决,同时也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难点之一。 2002年12月3日国家经贸委等八大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对国有企业实行结构调整,使国企辅业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成为可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减员分流也于2002年开展了改制分流的试点,并出台了《中石化
...
-
一、年薪制的内涵与主要模式
年薪制是一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支付企业经营者薪金的方式,它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把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一种工资分配方式,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两部分。
基本收入(基薪)主要依据企业规模(如职工人数、总资产规模等)确定,在很多实行国企经营者年薪制的省份,对于基薪都设定了上限;效益年薪则根据企业完成指标的情况上下浮动。目前,一些地区在效益年薪中还引入了股权激
...
-
2004年12月22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刑法条文是如何规定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又是如何进行解释的?本报从今天起,分上、下两部分刊登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同时,特邀王兵、李顺德、陶鑫良等业内权威就相关条款进行逐条解读。
1、刑法条文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
-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双轨制”,企业在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可通过如下途径取得保护。
首先,通过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途径:
(l)著作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国家版权局和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其中申请涉外侵权行为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是外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应委托国家版权局指定的代理人代为申请。
(2)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
-
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使得消费者对于信息的价值无法预知,因为在使用信息前很难判定其价值,只有在付款之后,他们才能得到所要的信息,他们才知道应当为该信息支付多少代价。知识资产的创造成本很高,而在信息公开之后,传播费用很低,一旦知识资产被公布,产品走向市场,很容易被仿制或复制。因此,生产者在市场上的控制比未进入市场前的控制要困难得多。
西方国家的企业面对自己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保护问题时,往往采用申请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