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税收缘何增长?
近日,从南通海关传来消息,今年前三个季度该关共征收税款3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3%,创下了历史新高。
海关税收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来源,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禁要问:海关税收缘何增长?带着思考,记者走访了南通海关,找到了答案。
宏观环境 激活海关税收
今年,尽管海关税收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出口退税率减低、关税水平下调、多个区域优惠协议的实施等,但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对进口增长还是有利的。2003年经济基础较好、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投资大幅增加,为今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今年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支持社会投资,放开外贸进出口经营权,更形成了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为进出口增长注入了活力,再加上国际市场基础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进口量、价的同步递增直接拉动了税收的攀升。大河水涨小河满,南通海关的税收自然水涨船高,顺势提升。
南通海关税收征管专家还指出,海关税收的上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南通口岸贸易环境改善,南通港作为大上海辅助港的地位凸显,说明了南通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在逐步加强,南通已具备苏北物流中心的雏形。据统计,1-9月南通市进出口双双大幅增长,外贸额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其中,进口应税货值20.27亿美元,增长74.6%,这为海关税收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而大豆、铁矿、棉花、燃料油等大宗散货的大批进口,则成为拉动海关税收的亮点。
服务至上 引发集聚效应
“唯有加强服务意识,以优质的服务构筑贸易成本的洼地,让守法企业得到最大的通关便利,才能稳定货源、培养税源”,南通海关负责税收征管工作的一位同志如是说。事实上,如今的南通海关,上至关领导,下到关员,以管理者自居的观念被彻底摈弃,执法为民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海关、企业互动平台的人性化定位,让企业与海关的关系发生了悄悄的转变。
为了营造税收征管的“绿色环境”,该关副关长陈翔年初先后率队走访南通江山农化、化工轻工等20多家税源大户,宣讲最新政策,解决实际困难。金隆铜业、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是长年经由南通进口铜精矿的异地老客商。为了稳定并巩固港口的这支货源,该关多次派员奔赴400公里外的安徽省铜陵市,了解、解决企业急需。春风化雨润心田。现在,两家公司把逾70%的进口业务量放在了南通港,今年1-9月从南通口岸共进口28万吨铜精矿,缴税2.04亿元。
筑巢梧桐引金凤。在海关等口岸检查单位及广大货主、船东、代理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前3个季度南通口岸外贸货运量达到1065.8万吨,同比增长40.5%,成为石油产品、液体化工品、农产品等的集聚重地。
量质并举 打造铁税工程
南通港濒江临海,是上海北翼的重要港口之一。天然的港口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丰富的进出口货源,为海关税收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然而,只有在保证“质”的基础上,税收总量才能有实质性突破。
为此,南通海关坚持税收形势分析制度,运用风险管理平台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源商品进行监控,对新发情况、重大税收事项及时研究,做到了每天、每旬、每月、每季通报税收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有重点地开展工作。该关还着力于整合各业务环节涉税管理因素的作用和力量,提高综合治税的整体效能,并加强商品归类的审核,防止“税往低处流”,堵截税收“跑冒滴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前三个季度,该关完成审价补税、纠正归类补税额达到了4954万元,同比增长3.8倍,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南通海关就是这样将工作一点一滴地落实到税收征管的各道环节,以每个环节为基础,令每个环节都坚固,环环相扣,打造出了一项疏而不漏的“铁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