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进入老年期,有其心理上的特殊需要。他们总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信任和尊重;期盼人们多与他们交谈和接触,以消除孤独感;期待有一个安静与安全的生活环境;要求知道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感到精神生活充实;出现生理性脑萎缩后,条件反射慢,感觉迟钝,动作失调,记忆力衰退,身体不适或有病时,又会情绪低落,焦虑万分;受周边环境变化和传统
...
-
人到中年之后,常会在正常的阅读、写作距离内看不清字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花眼。老花眼的发生虽然是自然规律,但只要加强自我保健,还是可以延缓其发生和发展的。
冷水洗眼
每天早晨洗脸时,将双眼浸泡于水中1-2分钟,然后擦洗脸部及眼周围肌肉,洗完后用双手轻轻搓揉眼部20-40次。
经常眨眼
...
-
中老年人读书看报时感到视觉模糊,这就是老花眼的开始,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治:
一、冷水洗眼法。
每天早晨起床后,坚持用冷水洗脸、洗眼。首先将双眼浸泡于冷水中 1-2分钟,然后擦洗脸部及眼部周围的眼肌,再用双手轻擦搓揉20-40次。
二、经常眨眼法。
平时一有空就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方法来振奋眼肌。同时用双手
...
-
隔壁80岁的王奶奶戴了十几年老花镜,最近突然不戴眼镜也能做针线活了,她的家人觉得奇怪,前来咨询。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比较多见,并非是人们以为的“返老还童”。
人的眼睛构造很像一部照相机,它有一些“调节装置”,包括眼内晶状体和睫状肌。看近物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看东西就清楚了。
...
-
现代科学证实,生命长河中确有一些人应该提防的“危险期”。老年人因为适应能力下降,它便格外“欺老”。譬如:
凌晨,多灾多难的早晨。
据统计表明死亡率占24小时的60%;心血管疾病猝发事件高达70%-80%。对高龄老人或心血管病人,清晨应缓慢起床,及早服药,补足水分,减少运动,心和气畅。
月中
...
-
脱发是中老年人很头疼的问题,有些人尝试许多治疗方法都不奏效,那么,医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1.老了就会脱发吗?
因上了年纪而发生的脱发称壮年性脱发,目前同青年脱发合称男性脱发,最近不仅男性,就连女性脱发也不少见。年龄增长使得雄激素对头皮产生不良作用,头皮血运不畅(向头皮运送养料变得困难),从而发生脱发
...
-
人到老年,面部往往出现一些褐黑色斑点,大的斑点直径可达2-3厘米,人们习惯称之为“寿斑”。医学上则称为老年性色素斑。它由脂褐质色素构成,除了面部外,手背、小腿、足背、躯干上也常常可见到这种寿斑。
老年斑的出现是细胞功能衰退的表现,它是细胞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废物积累而形成的。这些废物包括“过氧化股质”氨基酸残基及氨基
...
-
从病人的清洁卫生、饮食起居、舒适的体位、环境,到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以及服药、注射等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都属于基础护理的范畴。
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与家庭基础护理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有一部分老年人最终夺去他们生命的不是原发病,而是由于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不当所导致的并发症,可见基础护理在老年人的健康中占有相当重要
...
-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便秘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应做好如下护理与指导:
做好在院病人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讲清便秘的危害,鼓励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心境;做好饮食护理,清晨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及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
...
-
农:为病人准备的衣服件数不要太多,以免病人不知该穿哪一件。颜色最好统一,减少装饰,选用无须熨烫的面料。衣服要宽松,外衣最好能两面穿,并用尼龙搭扣取代拉链。以免伤及病人。
食:病人要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谷物、瘦肉、豆类、海产品等。餐具最好选择不易破损的塑料制品,不要让老人用尖锐的刀、叉进食。如果病人视力不好
...
-
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1997年至2000年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调查显示,北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5.1%,在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达7.3%。目前北京约有痴呆患者近10万。高龄是患痴呆的高危因素,平均每增5岁,痴呆患病危险度增加1.85倍,农村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度是城
...
-
最近,英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加大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有利于避免最常见的早发性痴呆。研究人员对数百名受试者进行血样分析揭示,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在正常范围的1/3下限者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增加3倍以上,而叶酸含量同样低者患此病的可能性增加2倍。
过去曾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B12确有降低老年人患痴呆
...
-
科学家在长期研究后,发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所研究的家族中,致病基因最早发现于一位1883年去世的老妇人身上。这个家族共传了9代人。9代300余位家庭成员中,共有38人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们的症状都非常相似,基本上是在50岁左右出现记忆功能损伤,约10年之后完全丧失理智。
研究发现,父母或兄弟中有老
...
-
日本医学家对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下列特征的人退休后易患老年痴呆症:
一、对上司绝对服从,甚至到了盲目的地步;
二、对下属十分严厉,几乎不近人情;
三、有过失不肯承认,还爱往别人身上推;
四、不善言谈,不会说笑,一本正经;
五、不喜欢猫、狗等小动物;
六、不被上司、部下
...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加大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有利于避免最常见的早发性疾呆。研究人员对数百名受试者进行血样分析揭示,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在正常范围的1/3以下者患老年疾呆的可能性增加3倍以上,而叶酸含量同样低者患此病的可能性增加2倍。
这次研究发现,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人中,半胱氨酸(一种有潜在危害的氨基酸
...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专家发现了早老性痴呆症与细胞线粒体结构缺陷两者之间的关联。一名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负责细胞中积聚淀粉状蛋白质的线粒体有缺陷才导致早老性痴呆症。
实验中取自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被放置在实验室培植的细胞培养物中,另外又把取自健康人细胞中的线粒体放入培养物中作为对照组。科学家们发现,前者“感染”淀粉状蛋白质
...
-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或阳光普照,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老年人因耐受性差,抵抗力弱,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应顺应骤变,重视保健。
一、要注意防风保健
春季乍暖还寒,温差悬殊,“风性善行数变”,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否则,寒气会乘虚而入,导致伤
...
-
牙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老人,牙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牙周组织萎缩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在老人当中,普遍缺牙,保留下来的部分牙齿,也是牙病频发,倾斜松动。不过,也有少数老人牙齿相当好,全口健齿,坚实清洁,无龋洞,牙龈也很少发炎,几乎没有叫过牙痛。请他们谈谈护齿经验,仔细分析,这些生活习惯倒也有利于牙齿的保养,现归纳如下。
...
-
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老年人死亡的五大病因之一,而气管炎、肺气肿则是该系统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二种。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究其原因,第一、由于老年人呼吸道粘膜逐渐萎缩,分泌机能下降,内脏器官功能衰退,使呼吸机能减弱,体内吸入和排除的气体量相应减少,从而影
...
-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生活中许多做儿女的确实很孝敬老人,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但其中不少人却不知道老人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操劳一生,带大了五个女儿,当她七十寿辰之际,颇有孝心的“五朵金花”每人都给老母亲送上一份“厚礼”,老人家得到了五枚金戒指。面对耀眼夺目的“五指生辉”,老
...